由浪翠園倫常慘劇反思本港精神支援不足
深井浪翠園上周六(21日)發生倫常慘案,51歲抑鬱婦偕一對子女伏屍家中近一周方被發現。逝者已去,具體原因或難追查,但涉及的種種因素仍不免再度喚起大眾對精神健康支援的關注,反思我們的社會可以做什麼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
浪翠園悲劇的大背景,顯示的是香港整體精神健康服務嚴重不足。案中母親於2005年患上抑鬱症,受此困擾長達15年。實際上抑鬱症又被喻為情緒感冒,意在指出其普遍存在,卻又只要及時治療干預便不會有大問題的特徵。遺憾的是,香港對精神健康支援一直供不應求,積壓的個案和漫長的輪候讓不少輕症等成絕望。現時精神科專科有逾3萬個穩定新症,其中輪候時間最長的新界東醫院需要134周,最短的港島東醫院也需要44周。
為分流公立醫院精神科的壓力,社會福利署在18區開設了24間精神健康中心。這一舉動初衷雖好,然而受限於人手和監管不足,仍然難以發揮十足功效。按照目前人手規劃,26人的團隊需負責33萬人口,也即是說一個中心的社工一般要同時負責約50個案。再加上社署採取量化評估標準,導致一名社工通常要在這些個案外再還需負責一個大型長期項目以及其他行政工作。人手和監管導致了地區精神健康中心重量不重質,難以切實支援真正有需要的群體。
支援不足與疫情夾擊
而在香港精神健康支援本就匱乏的大背景下,浪翠園悲劇更突顯出疫情如何加劇了本地精神健康支援的困境。像是涉案子女過去兩月先後不用返校,這可能進一步增加了母親的情緒壓力。本年度多個調查均指出疫情和停課給父母增加了情緒壓力,例如香港青協會3月的調查顯示近六成(59.4%)家長表示因疫情令他們經常或間中引發壓力;另有超過七成(73.2%)指當無法處理壓力時出現負面情緒;此外同月香港基督教女青年的調查又參照世衞標準計算本港的家長精神狀態,發現近七成的受訪家長分數高於標準的12分,屬於受精神困擾狀態,需要接受個案輔導;香港精神科醫學院7月至10月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停課下分別有22.9%和21.5%受訪家長和學校工作人員表現出中度至重度情緒問題症狀。
城市生活壓力難免會讓市民出現不同的精神及情緒健康問題,但是倘若社會精神健康支援得以加強,由此引發的悲劇亦能夠減少。可惜林鄭上台三年,施政報告近兩年都只會粗略地提到相關議題,缺乏具體改善措施。浪翠園悲劇可以說是為社會敲響警鐘,警惕疫情所帶來的各項壓力可能成為壓倒港人精神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是當疫情及其影響非一時半刻便能消散時,政府防疫工作更需全面關注到市民的精神健康需求,否則精神情緒的壓力將會成為另一場社會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