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去激進化」的不二法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三(11日)是中大爆發激烈衝突一周年,此事與理大衝突一樣特別令人揪心,因為理應讓莘莘學子安心學習的大學校園居然淪為戰場般,部份人則形容其為「兵工廠」。街頭抗爭或因突如其來的疫情和《港區國安法》戛然而止,但歷史經驗證明,社會不穩的潛流並不是那麼容易消散的,倘若沒有適切的改革,管治危機便難以化解。

問題是,各界在一年過後對香港應該何去何從,似乎仍沒達成共識。從許多網絡帖文可見,自由和威權之爭,或者說意識形態衝突仍是市民最關心的事情,部份人甚至天真地將香港的出路寄託在美國大選之上。香港社會有很強的自由主義傳統,市民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卻很不全面——在他們眼中,香港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利益分配嚴重不均彷彿都不重要,看不到經濟發展瓶頸正是青年自身困局,特別是上流機會減少的重要根源。

政府只知止暴制亂

相比市民不全面的眼界,香港政府的糊塗更加致命、更加令人不滿。今屆政府成立以來在經濟民生上毫無建樹,唯一「功績」就是釀成香港史上最嚴重的政治騷亂。當然,如果政府懂得痛定思痛,開展遲滯多年的改革,那麼騷亂也許可以成為香港由亂入治的契機。但如今看來,管治團隊還是不明白何謂由亂入治—— 《港區國安法》於6月底生效後,政府上上下下鬆一口氣,以為一切恢復原狀,例如林鄭月娥、張建宗便認為法例可讓香港繁榮穩定、行穩致遠。但通過立法「止暴制亂」並不能真正「止暴制亂」,因為它根本無法讓示威者心悅誠服,無助凝聚全社會對香港的向心力。真正的長治久安之道,在於通過改革,化解社會積累已久的怨氣,令所有市民都願意在香港安身立命。

必須注意,改革不是對現行機制進行小修小補,而是必須全方位,包括經濟民生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所謂經濟民生改革,是指由政府運用「行政主導」優勢,有序解決市民上樓難、生活成本高、工時長、工資低、就業出路狹窄等問題,這是紓緩年輕人怨氣、消除激進民粹主義的關鍵;在此基礎上,政府將來根據「一國兩制」原則和《基本法》重啟政改,推動政治上的平等參與,也不是天方夜譚。

香港經歷了高度政治化的一年,是時候平靜下來,思考前路了。香港有很好的條件,包括先進的發展經驗、良好的制度,也有許多熱愛這個城市的年輕人和專業人士,這些都是我們重新振作的資本。選擇通過改革,從而突破發展瓶頸,抑或繼續坐視社會矛盾延續,讓將來的年輕人再次上街掟汽油彈,完全視乎管治團隊一念之間。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