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特首找數】暴風雨後的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政績大考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11月3日)訪京,商討由特區政府提出的支持香港經濟的措施,然後轉往廣州和深圳,洽談大灣區建設及港深合作,以豐富她預期於11月底前發表的《施政報告》。
經歷2019年反修例運動及2020年新冠疫情後,香港無疑站在歷史的關鍵點。這個關鍵點不只是政治層面的,也是經濟及社會層面的。亦因為此,勾勒管治藍圖的《施政報告》顯得更為重要。優則緩解社會矛盾,推動經濟公平;庸則延續結構問題,動蕩伺機再發。
對於負責撰寫的特首林鄭月娥而言,這既是其第四份《施政報告》,亦為她這屆任期內的倒數第二份。競選以至上任初期矢言為推動的工作多少成事多少落空,這份《施政報告》大概已會預示。若然政綱未能落實,變革沒有到位,試問社會各界又怎能寄望在暴風雨過後,她能帶領香港重新出發?從這個角度看,這份《施政報告》可以說也將與其個人政治前途緊密扣連起來。
香港財政穩健 公帑該用於民
叫人訝異的是,《施政報告》原定10月14日發表前,林鄭竟預告不會有大動作。看着基層蝸居劏房、市民承受貴租及吃力供樓,公屋輪候時間由她上任之時的4.7年攀升至5.5年,看着新冠疫情下多達26萬市民失業,各行各業打工仔被安排放無薪假,看着特殊需要人士宿位供不應求,長期病患者得不到足夠照料,政府介懷的仍然是庫房有多少錢。顧及公共財政負擔是好事,但本港庫房儲備仍約8千億,以人均來計算遠高於新加坡和歐美等地,而且負債不多,財政非常穩健,為官者便應該利用公帑,切實地改善市民生活。
其實庫房公帑來自稅收,乃取之於民,且應該用之於民,只要用得其所。而是否用得其所,便考驗政府能否資源再分配而服務社會,這正也是其存在的最大價值。但以住屋問題為例,當大量市民為一瓦而吃盡苦頭,社會廣泛聲音要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林鄭月娥卻放生了140公頃土地,承諾收回的32公頃土地亦在今年租約期滿後再續三年,這顯然說不過去。林鄭近日形容造地工作很辛苦,歸咎於社會「與政府對抗而拖慢進度」,但現實是閒置農地及棕地上千公頃,只是林鄭沒有收地廣建公營房屋。對於坐擁千公頃閒置私人農地的地產商,政府也傾向公私營合作,將發展主導交在商人手上。香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特首必然要負起最大責任。
保障市民生活 發展經濟產業
歸根結柢,這關乎官員對政府角色的理解。諷刺的是,林鄭在競選時正正主張政府要有新角色,包括「提供可靠、專業、合成本效益的服務」,「為社會謀求更大的效益」等,並謂矢言「有智慧地把『取諸社會』的財政盈餘『用諸社會』」。但口號歸口號,當新冠疫情打斷經濟活動,社會看到政府仍然躡手躡腳。早於2月不少市民陸續被安排放無薪假,疫情較香港遲爆發的英國,其保守黨政府亦在3月已宣布向受影響打工仔支付八成工資,香港政府卻遲遲未見支援措施,至5月中公布保就業工資補貼計劃詳情,資金也是發放給僱主,沒有直接幫助廣大打工仔及失業市民。結果不少有盈利企業仍獲豐厚資助,與此同時重創行業的僱員仍要放無薪假甚或失業,證明林鄭政府未能「為社會謀求更大的效益」。若然官員明白失業支援之重要,早肯建立健全的社會安全保障制度,便不會在疫情經濟困難時如此進退維谷。
常言「疾風知勁草」,此話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疾風之下同時知道哪些部份根基不好,不堪一擊。香港政府在反修例及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下,弱點表露無遺。以經濟復甦為例,國泰集團裁員逾5千人,客觀地看它就是一間企業作出一個艱難且打擊本地經濟的商業決定,但如果香港持續有新產業誕生,自然不乏新的就業機會,一個行業的衰退及裁員可以在其他領域替補回來。可惜香港政府多年沒有發展新產業,經濟「坐食山崩」多年,以至不論在社會動蕩或新冠疫情後,有的人認為只能寄望地產經紀或導遊行業,說穿了就是選擇有限,而且非長遠之策。
林鄭在競選時承諾要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盡快推進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惟三年半過去,河套地區只是完成土地平整工程,港深創科園仍未確實有期。林鄭月娥亦顯然沒有自覺要推動產業轉型,以至在10月《施政報告》宣讀前兩天才倉促叫停,先北上出席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會,被國家主席習近平間接提醒要加強大灣區創科合作,後安排赴京商談金融、衞生安全等合作。
從這次押後安排的本身已可見林鄭後知後覺,未能明白香港正處於一次抉擇路口,及此份《施政報告》之重要性。倘若加上這一個月的後補時間,林鄭月娥仍未能交出一份改革藍圖,讓人看見房屋問題、社會保障、經濟產業各方面的曙光,她繼續為官又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