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延任】泛民要有自己的原則立場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民主派就應否續任立法會議員而內閧,議會陣線朱凱廸和人民力量陳志全主張辭任,民主黨則傾向留任,「抗爭派」和溫和派之間的爭議,或會以周五(21日)公布的民調為決定性因素。民主黨在周四(20日)宣佈將會遵從民調結果決定去留,但這是否就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早已退居二線的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較早前表明,倘若自己仍在議會內,即使明知民調不會支持延任,但他的良心卻不會容許自己退下來。相比現任民主黨議員,李柱銘更有原則和立場。

在實行選舉式政治的地方,民意被視為至高無上,它決定政治人物的去留、政策的制訂,以及國家的發展方向。可惜,許多人即使心知肚明,卻不願承認民意可以是具爭議性的,也可以是扭曲的,甚或情緒化的。英國脫歐的例子就充份表明,人民因對生活品質下降有所不滿,繼而作出輕率的決定。若然民意對某些議題的看法並未成熟,自然是不可恃的。

以香港的情況來看,如果民意要求民主派退出議會,堅持所謂「抗爭」,是不是就會比留在議會好?是不是就會引領香港走向更好的未來?答案顯然沒有那麼簡單——最近一年的抗爭是許多人認定的「民意」,但我們除了「爭取」到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產生消極效應的《港區國安法》,究竟爭取了什麼?

尊重民意≠順從民意

民意確實要尊重,但尊重不是順從,那只是對尊重的庸俗理解。真正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既要傾聽民意,也要對社會曉之以理,鼓勵民意朝着合乎公共利益的方向發展。什麼是香港最大的公共利益?就是「一國兩制」的有序推行。要做到這樣,一方面要有民主派,特別是溫和泛民的參與,另一方面要有要中央支持。而從中央沒有置泛民於絕境、容許他們續任來看,它顯然希望泛民能夠與「抗爭派」保持距離,擺脫近年政治掛帥、為反而反的作風,重新成為一股建設香港的力量。

李柱銘早前因為批評「攬炒論」而受到「抗爭派」責難,他最近呼籲民主派留任議會亦被指為「歪理」。其實,類似的批評完全昧於形勢——當中央可以通過《港區國安法》迅速平定香港亂局,抗爭路線顯然已走入死胡同,既然如此,「抗爭派」究竟還要胡思亂想到何時?當然,這不是說民主派留在議會就要事事順從政府,相反,他們必須要有自己的立場和原則,不能被「抗爭派」牽着鼻子走之餘,亦要把處於亢奮狀態的民意引入正軌。只有這樣,香港才不致於繼續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