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正在滑向失敗國家」之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港口區周二(4日)發生大爆炸,現場混雜着硝酸銨的橙色蕈狀雲成為國際頭條,傳遍各地。有消息指爆炸是由倉庫內的焊接工作引發,而隨後政府亦誓言追究責任,要求軍方先軟禁所有涉事的官員,但當局若不根治制度上的腐敗和疏忽,相信活在貧苦和饑餓的民眾就不會就此罷休。

8月5日,黎巴嫩貝魯特,一名男子在清真寺裏清理地氈上的玻璃碎。穆斯林祈禱時會跪在地氈上。(Aziz Taher/路透社)

截至周四(6日),貝魯特港的大爆炸造成至少135人死亡、逾5千人受傷。受制於停電和醫院受損,相信死傷數字仍未見頂。據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估計,是次爆炸規模相當於3.5級地震,使至鄰近地區滿目瘡痍,多達25至30萬人無家可歸,相當於城市人口一成,財產損失估計亦高達30億美元。較可信的肇事原因應該是安全總局首長易卜拉欣(Abbas Ibrahim)所指,爆炸是由儲存在現場數量多達2750噸的硝酸銨所致。

硝酸銨不但可用於製造化學肥料,同是炸彈的原材料之一,但2750噸硝酸銨的威力又是什麼概念?在1995年的奧克拉荷馬城爆炸案中,白人至上主義者麥克維(Timothy McVeigh)在聯邦大樓中「僅放置」了兩噸由硝酸銨等化學品合成的炸彈,其威力已不但足以將聯邦大樓炸剩支架,更使方圓16個街道的建築物受損。故黎巴嫩的情況猶如一千多個「麥克維炸彈」同時引爆,其威力絕對是災難級別。

當局將2千多噸爆炸物儲放在貝魯特中心的倉庫超過六年,怎樣看來都是不恰當的做法。據當地的非官方調查指出,這批硝酸銨本是在2013年從一艘掛着摩爾多瓦國旗的貨船扣押得來,而當局將所有船員遣返後,卻決定貨物卸至港口的倉庫,以留待「拍賣和/或適當處置」。大爆炸若是因前線官員的疏忽或腐敗所致,未來的調查或能疏理前因後果,以查明直接導致事故的個人責任,如誰無視安全指引、誰監管不善等。但要追本溯源,解開個人責任背後的制度缺失,似乎不會容易。

國家治理的縮影

如同黎巴嫩外交部長希蒂(Nassif Hitti)在周一辭職時警告,「今天黎巴嫩正在滑向失敗國家」之路。即使檢查或受賄的前線人員應當負起法律責任,如何革新一個早已腐爛的治理制度,才是黎巴嫩急須處理的關鍵。自1990年黎巴嫩內戰正式結束,交戰各方簽定《塔伊夫協定》(Taif Agreement)雖然表面上是共享政治權力,但運作上依然是宗派分治、各自為政的和約,而各利益團體更依此建立所屬的政黨和贊助網絡,使經濟上的裙帶關係,植根於社會每個角落,貪污腐敗猖獗。可是,黎巴嫩政府如何撫平民眾的憤恨,避免內戰重演,至今還是個讓人頭昏腦脹的難題。

撇除大爆炸的創傷,該國的貨幣里拉自去年9月以來已暴跌近九成,通貨膨脹、失業和貧富懸殊等經濟問題已經失控。加上該國去年底爆發的反政府示威浪潮,即使因新冠疫情反彈而「封城」,仍未見平息。一場大爆炸只怕是這個國家治理的縮影,情況如上世紀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大災難,雖然最終被審判和定罪的只是官位不高的地方官員,但當局拒絕根本地反思體制的缺失,使至自欺欺人的治理作風蔓延,才會創造出主事官員的傲慢與無知。這才是足以摧毀整個國家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