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撤德國駐軍 歐盟應加強軍事自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15日)批評德國拖欠北約經費,並計劃將駐德的美軍削半,同時又批後者在貿易上佔取便宜。其實自特朗普上任後,跨大西洋組織的內部矛盾浮現,裂痕已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入主白宮即能解決。故在美國淡出歐洲事務,其影響力未來亦會隨之漸減,歐洲亦要把握時間,整合內部,方能在世界走向多極格局時,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自主生存。

馬克龍曾在2019年美國宣布從敘北撤軍時,抨擊「這是北約的腦死!」;此次又於慕安會重申歐洲主權、歐洲戰略等理念。(Reuters)

特朗普周一宣布,由於德國未能繳交北約要求的國防預算開支,故美國準備將駐德的美軍人數減少至25,000人。雖然白宮尚未交代詳情,但此舉不只是裁減約9,500名士兵而己,更意味着美國自願放棄二戰後由自己主導的歐洲安全支柱,以及連帶的外交影響力。另一方面,德國外相馬斯(Heiko Maas)對己國被特朗普批評為「拖欠的」(delinquent)則大有保留,反稱「我們認為美國在德國的存在,不僅對德國的安全至關重要,而且對美國的安全,特別是對歐洲的安全也很重要」。

可是,特朗普的話又是否無的放矢?據《外交政策》的統計,截至去年底,北約28個成員中,只有九個國家,包括美國、保加利亞、希臘、波羅的海三國等的軍費開支,可滿足佔GDP 2%的北約「入會要求」;反之,法國、德國和葡萄牙等國的軍費開支則不足2%,而比利時、西班牙和盧森堡更不足1%。若以等價交換和契約精神來說,特朗普的批評有其道理。

駐軍的價值

但政治和軍事並非商品交易,其得與失亦非全然可以量化。西方國家二戰後為圍堵蘇聯在東歐的勢力擴大,於1949年聯手倡議成立軍事同盟,以防範共產勢力從後門伸進。雖然在《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條款中訂明,各締約國負有共同防禦責任,但歐洲諸國借用美國的核保護傘,亦非全是「搭便車」的盟友,畢竟歐洲諸國亦須放棄制定外交政策的自主權,並專心發展經濟,融入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貿易體系,故美國的得失實在難以只從軍事角度來判斷。

可是,本世紀歐洲諸國的戰略目標與美國漸見背離。自北約各成員國在冷戰後失去蘇聯這共同稻草人,其繼承者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因克里米亞危機而陷入冰點,但當下歐俄的互動已非你死我亡的意識形態對立,而歐洲多國始終也須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這種既不對立、亦不視作盟友的利害關係,早可見於默克爾對普京微妙的態度。再者,蘇聯解體後,美歐的重大分歧還包括伊拉克戰爭和伊朗核協議等,故特朗普充其量只是將積存的矛盾引爆,實非始作俑者。

有趣的是,有感同床異夢亦不只得特朗普,還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11月上旬,馬克龍在《經濟學人》訪問中,不但嚴詞批評有逾70年歷史的北約正歷「腦死亡」,指出土耳其、美國在決策不願與盟國協調,同時亦對集體防禦條款大感疑惑。雖然馬克龍對北約的評價比默克爾和杜魯多等領袖更為激進,但在國際格局走向多極之時,逆耳的忠言未嘗不是迫使歐洲對面時代變遷的動力。縱然美國欲減少世界警察的承擔,以及撤軍與否實非歐洲能左右,但這變相迫使歐洲必須加快「永久合作架構」(PESCO)的發展,籌建歐洲軍隊,以對沖華府近年毫不連貫的外交政策。這才能使歐洲在既競爭又合作的正和博弈中,找到其自主和獨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