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營的士「壽終正寢」 牌照問題未解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年市民對的士業服務態度的不滿漸深,隨網約車平台興起,的士業如何改善其服務質素,成業界關鍵。去年4月政府建議推出專營的士服務,計劃以試驗形式推出600輛專營的士,由政府在專營權條款上訂明服務水平,並加以監管。然而隨立法會會期結束在即,《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委員會周一(1日)決定終止停止法案委員會工作,政府推出專營的士的計劃胎死腹中,或要待下屆立法會後才能重新「復活」。

《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審議工作擱置,意味該草案將會失效,所有審議工作要等到下一屆立法會重新展開。(資料圖片)

600的士難撼既得利益

根據運輸署數字,目前本港有逾18,000架的士,平均每日接客量接近100萬人次,由政府以專營權方式批出600架的士的建議,看來難以撼動原有的士生意。然而建議推出之初已經備受業界挑戰,7月時有業界人士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行政會議決定。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亦指專營的士會打擊的士業界,惡化業界人手不足問題。雖然600架的士僅佔行業百分之三,看似難以改變的士行業生態。然而由政府以專營方式批出牌照,加上網約車出現令本港的士業的前景不明,已足夠令業界擔憂近年節節下跌的的士牌照價值將難以翻身。

近年的士服務質素參差,例如部分的士不願過海,又不想空車回程,目的地稍不合意便會「口黑臉黑」。就算讓乘客上車,部分無理司機甚至會全程冷言冷語,態度惡劣。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固不要得,但司機煩燥的心情背後,其實也背負高昂車租、昂貴油費。根據運輸署調查數字,2018年的士司機平均每月營運成本接近15,000元。司機租車時間有限,想有理想目的地可多跑幾轉也在所難免。然而承受的士「揀客」惡果的始終是香港市民,政府仍須面對問題根本,從車租、油費方面著手,解決從高昂價牌費而來的營運壓力。政府應先從收入方面讓司機不必為一兩程空車煩惱,再來從執法開始,處理態度仍舊惡劣的司機。

2015年市區的士的每個牌照價格接近700萬元,截至2020年價格已按年下跌至大約480萬元。(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牌價按年跌 政府須抉擇

對於《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難產,政府仍然認為推出專營的士可回應社會需求,然而政府需要明白,600架專營的士不足以讓的士行業的生態改變。改變目前的士行業生態的徹底辦法,應是重新檢討過去限量發出永久的士牌照的做法,重新開放的士牌照申請。法案委員會決定終止審議,政府未能於本立法年度內恢復二讀辯論,也正是機會讓政府反思過去自製既得利益者的弊端。

單是建議推出600架專營的士,政府已屢遭業界挫折,若日後政府能夠鼓起意志重開的士牌照申請,的士牌照持有人的反抗也已能預見。根據的士牌照交易平台的資料顯示,2015年市區的士的每個牌照價格接近700萬元,截至2020年價格已按年下跌至大約480萬元。的士業前景不明,牌照價格按年下跌,政府也是時候要在市民生活與既得利益者之間作出選擇。如何有效處理的士服務的質素問題,同時妥善解決永久的士牌照持有人的過渡安排,視乎政府如何運用智慧與既得利益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