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冰封三尺 糾纏試題捉錯用神
今屆高中文憑試考試(DSE)歷史科試卷中有一題歷史資料題,因問及學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引來教育人士批評。最終問題一石捲起千重浪,教育局當晚發聲明公開批評試題附帶極片面資料,以及問題「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翌日記者會中,教育局跟會派人到考評局進行跟進調查,以及要求取消該試題。另一方面,就連內地官方媒體也接力加入公審,《人民日報》甚至稱香港教育界「中毒已深」,尤如「無掩雞籠」,指必須要「刮骨療毒」。
歷史科的資料題問學生試就兩則資料,以及自己所知,回答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觀點。試題問及「1900至1945」這個廣闊的時間段,但這段時間內中日關係經歷過很多重大變化,前段與後段並不是簡單可以比較。再加上,問題所觸及的後段時間發生了日本侵華這種對中國造成巨大傷害的事件,要考生以「利弊孰大」的方式討論,惹人非議也是可以理解。即使有人試圖解釋試題如此設計,是為了考核考生是否能自行記住侵華部分的歷史再在試題中發揮,但將侵華問題以「利弊」形式提問,本身就值得商榷。論斷「利弊」應該以何作標準,當中所指涉的已並非單純的歷史知識問題,而是關乎到判斷「利弊」的價值觀問題,不是中學歷史科能簡單處理,試題如此提問並不理想。
爭議多於一條試題
不過,雖然此題擬題的確存在問題,但本質上卻也只是試題設計不佳,但單以試題本身而論,也未至於教育局形容為傷害民族感情,或是官媒等所謂中毒已深。教育局貿然要求取消試題的做法,正如我們日前指出,必須顧及對考生的影響,要做到公平公正。
政府以至於內地輿論對一題試題有如此大的反應,其實並非只是針對單一試題,而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就遠一點而言,反修例示威當中,有不少老師以各種形式默許學生參與暴力示威,甚至有親身參與示威而被捕,甚至被控參與暴動的。也有老師被指在教學中的言論涉嫌煽動仇恨,鼓勵學生針對警察或是親中人士。而就近一點而言,在試題風波之前本月初又發生鴉片戰爭教學爭議。網上流傳片段,一名小學老師在教及鴉片戰爭課題時,指英國人為消滅鴉片,阻止中國人吸食才發動戰爭,引起大眾譁然。之後又有人在網上披露有初中中國歷史教科書在鴉片戰爭單位中斷章取義國外學者的講法,指林則徐禁鴉片並不明智。
真正問題在不信任
當然並非所有老師都不專業,但部分老師的操守問題的確引起了社會關注。就好像警隊一些害群之馬的不專業行為,令到警隊的形象大大受到損害,個別老師不專業的行業,同樣也影響到整個教育界的形象,甚至令人擔心老師會利用教育體制之便,錯誤引導年輕學生。這些憂慮反映的是社會彌漫不信任的氣氛。正如民主派支持者可以不信任政府、中央、警隊,而且展示出仇視態度,反過來一些人不信任教師,甚至質疑他們被反政府的政治立場影響,在教學及考評上有違專業,也就是不信任現象的另一面。
誠然,此一試題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但至於引起如此軒然大波,相信都是不少人所始料不及。試題風波的關鍵並非在於試題本身,而是社會在政治撕裂下,互相猜忌懷疑的氣氛彌漫。在此風波當中,最值港人所思考的是,如何盡快消減猜疑,並令不同持分者之間重建互信,藉以阻止香港繼續深陷在內耗當中,並避免更多年輕人繼續成為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