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下的復活節 盼望世界「復活」
3月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希望社會經濟在復活節前恢復運作。其有多不切實際,已是不言而喻。但隨疫情持續爆發,全球每天數千人因新冠肺炎不治,即每分鐘也有數人死亡,世人又怎能不盼望世界能早日「復活」?
3月下旬,教宗方濟各對著空無一人的聖伯多祿廣場,指出世界彌漫黑暗和痛苦,世人感到害怕和迷失。就以意大利為例,逾十萬人染病,當中近一成人不治,白髮長者甚至將救助設備讓給年輕人。除了聖伯多祿廣場空無一人,許多人失去至親,全球數以十億人被逼留在家中,甚至失業或放無薪假。在這黑暗和痛苦之中,人人均欲看見盼望,願生活早日回復正常。
然而,生活「回復正常」又是否足夠,也值得深思。正如不少新聞報道指出,人類活動在這兩個多月對地球的傷害大幅減少。方濟各近日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亦指出,「我不知道這是否大自然的逆襲,但肯定是大自然的反應。」他接着說,「誰為澳洲的大火發聲?或者18個月前北極融冰致船能駛過?誰又為氾濫而發聲?」
千瘡百孔的社會
人類社會有時好像一台大機器,一直運作不息,過程中即使出了許多問題,我們也會容易忽略。今次疫症大爆發,不但令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來,也暴露出社會千瘡百孔的一面。就以美國的公共醫療為例,由於沒有可負擔的醫保,許多人連新冠病毒的檢測也負擔不起。香港則勞工保障不足,在疫情衝擊之下,多少人被放無薪假,生活頓失保障?甚至當連鎖快餐店晚上關門,也暴露出露宿者無處容身的困境。我們期望疫情早日過去,生活「回復正常」,惟此等老問題若不正視,也只會故態復萌。
又以方濟各在英媒訪問中提及的一個情況為例,向來關注貧窮問題的他指出,「有幅相片可見,拉斯維加斯的無家者在停車場隔離。酒店是沒有人租住的,但無家者沒能力入住酒店。」這情景正好戳破世道之諷刺,即社會運作竟為了經濟而服務,而非以人為本。資源用不到有需要者的身上,只因他們沒有經濟能力。
疫情終必過去,社會也會回復運作,但什麼才是「正常」,什麼才是世界應有的模樣,卻是我們不能不反思的。事實上,歷來不少天災人禍也曾促進社會進步,在經濟大蕭條後推動新政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便奠下了不少社會經濟基礎。將眼光放在香港,這個我們以此為家的城市,我們可以怎樣改革,從長遠計改善香港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