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抗疫神器」橫行 付款就是防疫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市民不僅撲口罩、撲消毒用品,連帶與抗疫稍有關係的家品電器也應運而生。「消毒殺菌抗肺炎」頓成商業咒語,只要在宣傳提及便能牽動買家情緒。商品或許會有一定功效,但疫症當前市民不時以「有買錯、無放過」的心態購物,能否靠這些商品免疫,依然成為疑問。

如果市民購買家電只為對抗新型肺炎,成效未必達到市民期望。(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抗疫產品一定抗疫?

近日眾多抗疫產品推出市面,諸如各種衣服襟章、掛頸空氣清新機、醫療用紫外光燈等,甚至乎部分吸塵機、洗衣粉亦被收入「抗疫」清單。各款商品看似有效,在介紹中不忘提及消毒殺菌,但市民受技術及器材所限,病毒更非肉眼可見,用家用後也難知實效。單以空氣清新機為例,消委會指出雖然市面上有部分空氣清新機聲稱能通過濾網直接殺滅細菌病毒,但消費者都不應該依賴空氣清新機改善室內空氣質素。如果市民購買家電只為對抗新型肺炎,成效未必達到期望。

消委會過去曾為市民揀選口罩、酒精消毒用品、搓手液等產品為市民提供意見。不過目前市民關注點與以往不同,當下更重視相關用品能否減少新型肺炎威脅。消委會可以多行一步,就着對病毒的掌握資訊,與衛生署合作跟進目前市面的抗疫商品是否有效,並公開資料供市民參考選用。市民見「防疫」、「消毒」字眼便即購買的恐慌心理,應該由消委會牽頭以科學數據撥亂反正,運用專業方法測量相關產品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效用,防止近乎偏方的「電器搶購潮」在未來出現。

部分無良商人在銷售有關產品時,卻會加入「消毒」、「抗疫」等字眼吸引市民,並給予市民錯誤期望,以為產品足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資料圖片)

嚴防商品誇張陳述

除了不少家電在銷售時特別強調「消毒」、「抗疫」功效,部分不能賴以抗疫的產品亦被無良商戶描述成抗疫用品。目前口罩昂貴及短缺,有市民轉而購買替代品,例如入鼻式、噴霧式的隱形口罩,以至掛頸式的空氣清新機等。不過家庭醫生關嘉美向傳媒指出,相關用品的防疫功效成疑,若隱形口罩不完全貼合會有漏洞,用家的口部亦欠保護,而噴霧更不可能有效防疫。至於便攜式空氣淨化機,關醫生亦認為絕對不能作為防止病菌的工具。以上用品市民或可考慮當作保險、輔助,但完全不能代替口罩。

然而,部分無良商人在銷售有關產品時,卻會加入「消毒」、「抗疫」等字眼吸引市民,並給予市民錯誤期望,以為產品足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就此海關應嚴格執行《商品說明條例》,在查證商品說明屬虛假、具誤導性或不完整的資料及錯誤陳述後,應加緊打擊違例商戶,一方面保障消費者的金錢用得其所,一方面也避免消費者因錯信失實說明而暴露於疫症威脅。而市民在決定購買商品前,也應先「停一停、諗一諗」,切勿因恐慌購買一堆「抗疫神器」,最終招致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