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選硬脫歐派大勝 約翰遜斷崖式談判可否衝破死局?
關乎歐盟28國、逾五億人口的歐洲議會選舉塵埃落定,結果一如所料,由疑歐的民族主義政黨大獲全勝。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領導的聯盟黨挾去年國內大選餘威,在意大利奪逾三成選票;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的國民聯盟亦力壓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前進黨一席,成為法國第一大黨;法拉奇(Nigel Farage)新成立的脫歐黨短短三個月,便擊敗保守黨、工黨兩大傳統政黨,橫掃29席。
值得注意者,為親歐的自由派及綠黨於多國都有大幅進賬,成為極右以外的兩名贏家。自由派取得成功,部分功勞來自馬克龍的執政前進黨,綠黨成功突飛猛進部分則由於近年於國內人氣高企的德國綠黨。而英國的自民黨及綠黨,得票更首度分別超越工黨及保守黨,亦令歐洲議會自1979年成立以來,中間偏左及中間偏右的傳統兩大黨首次無法取得過半。此消彼長下,自由派、綠黨、疑歐派等有望撼動歐盟長年不倒的建制。
英國自民黨及綠黨議席大躍進,於脫歐困局下有另一番解讀。相比起落實脫歐無能的保守黨、立場搖擺不定的工黨,自民黨及綠黨主打二次公投的主張,成為留歐派選民倒票的對象。在留脫兩派夾縫下的工黨喪失一半議席,而執政保守黨表現比民調預期中更差,跌至僅三席幾近全滅,比小黨綠黨的七席還要少一半,創下創黨百多年來最大敗績。保守黨在此劣勢下急欲救亡,先扳走了首相文翠珊,然而面對硬脫歐派來勢洶洶,保守黨繼續向右靠攏已是預料之內。
文翠珊在歐洲大選當日宣佈辭職,保守黨各路人馬已對其相位磨拳擦掌,為現時大熱人馬的前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便是黨內硬脫歐派的代表人物。約翰遜覬覦相位已久,已是路人皆知。本屬留歐派的約翰遜,為了撈取政治資本,與同窗好友卡梅倫分道揚鑣,於公投中投身為脫歐競選。結果這場豪賭約翰遜勝而卡梅倫敗,約翰遜更參加角逐繼任黨魁,卻遭其盟友高文浩(Michael Gove)叛離而大熱倒灶,最終文翠珊方可脫穎而出。
約翰遜本獲文翠珊委任為外相,卻向其溫和的「契克斯方案」(Chequers plan)大潑冷水,甚至辭任相位,以示其硬脫歐立場。以約翰遜等人為首的硬脫歐派,一直主張「真正」的脫歐,寧可以斷崖式無協議脫歐,都不向歐盟屈服。此種原教旨主義傾向,亦令文翠珊爭取黨內通過脫歐方案舉步維艱,最終文翠珊淚灑唐寧街,黯然下台,而約翰遜立即宣稱「無論有沒有協議——10月30日脫歐」,儼如一副首相口吻。
此種不惜以斷崖式脫歐的談判策略,近年屢見不鮮。跟約翰遜臭味相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向加拿大、歐盟多國加徵關稅,便是以巨大成本迫使對方讓步的策略。華府與北京的貿易戰,便是以自傷三百,殺敵一千的「七傷拳」,以圖令北京屈服。除經濟戰外,特朗普對付北韓、伊朗的手段亦是採取邊緣政策(brinkmanship),如聲稱將對金正恩以「火燄與憤怒」(fire and fury),製造瀕臨戰爭邊緣的形勢,務求令平壤及德黑蘭抵受不住壓力而求饒。
然而特朗普的邊緣政策並非每次都奏效。自特朗普退出核協議,加強對伊朗制裁,又對之文攻武嚇,德黑蘭至今仍然不屈。特朗普在河內特金會中臨場加大注碼令會面觸礁,雙方拂袖而去,平壤再度試射導彈,朝鮮半島去核化進程停滯不前。至於對付北京的貿易戰,經過多番談判以及在關稅上加碼,卻仍未如華府所願,迫使北京跪低。加上經常製造緊張局勢,亦會有擦槍走火的危機,百年前的一次大戰,正正是歐洲列強邊緣政策失敗而爆發。
跟特朗普一樣頭髮蓬鬆、口裏不放一句真話、表情多多、行為出格的約翰遜,要模仿其談判手段實屬正常。然而特朗普可以每每以單邊主義行徑,採取邊緣政策製造緊張氣氛,終其原因為美國乃舉世難以匹敵的超級霸權,就算是會損害自己的「七傷拳」,仍有雄厚的經濟及軍事資本作後盾,令其往往可以以曬冷的姿態迫對方就範。相反英國面對歐盟如此龐大的對手,議價能力多大成疑。約翰遜以為以歐盟的官僚本質,必定會衡量斷崖式脫歐的利弊而向英國讓步,亦可能過於樂觀。
事實上歐盟面對約翰遜之流有可能登上英國相位,不可能不作兩手準備,以應付倘若談判破裂,英國10月31日無協議脫歐的情形。而約翰遜不惜以國內股市匯價波動、貨品入口許可未知、交通航運混亂、居英歐人身份未明、北愛爾蘭邊界不清等等,諸多一旦英國斷崖式脫歐而出現的重大危機作賭注,以換來歐盟讓步,有如唐吉訶德以一國敵28國的豪氣,將會是英雄還是笨蛋,很可能只是一線之差。
歐洲大選極右雖然大勝,但說到要顛覆歐盟體制仍是言之尚早。而在大選中幾近全滅的保守黨,其儲君約翰遜繼續向國內硬脫歐派靠攏,妄想要以斷崖式脫歐威脅布魯塞爾就範,亦很可能是同樣過於樂觀。相反在大選中大有斬獲,力克兩個傳統大黨的自民黨及綠黨,則反映其背後主張二次公投的強烈民意。文翠珊雖已是明日黃花,脫歐死局依然未有起死回生之兆。二次公投,會是英國民意今後的方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