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淚別相位 脫歐的沉重教訓
英國唐寧街十號首相府門外,從來都是一個成王敗寇之地。三年前,文翠珊擊敗群英,在此矢言要帶領英國脫歐;三年後,她一事無成,只能黯淡宣布下台,淚水更忍不住奪眶而出。
原想成為新一代政治家、鐵娘子二號,最終結局何以如此?
文翠珊或許未曾言及,要做「新一代鐵娘子」,但她作風硬朗,不畏黨內群雄,還以「難纏的女人」(bloody difficult woman)自居,足見她的自信和自我定位。
文翠珊自信,所以明知脫歐談判荊棘滿途,仍然迎難而上。她的最大願景,是達成協議、帶領英國翻開歷史性一頁,她以「脫歐首相」的身份青史留名。
保守黨以公投來擺平黨爭
然而,脫歐打從一開始,已經走錯方向。不少人也記得,英國保守黨多年來在疑歐和親歐之間掙扎,強如戴卓爾夫人也因為外相賀維不忿而別,終要下台;馬卓安未能平息黨內分歧,97年大選遭工黨貝理雅擊潰;卡梅倫則押下重注舉行公投,結果豪賭失敗,拱手讓出相位。
脫歐的錯,在於保守黨政客自私自利,欲以公投和民意來擺明黨內不同聲音。公投固然是反映民意的機制,但要發揮得好,必須在制度和政治文化上配合,好像瑞士那樣。保守黨將脫歐這種複雜議題,一下子拋出社會,要求英國人在短短數個月內作出抉擇,加上約翰遜(Boris Johnson)等政客在拉票時誤導選民,最終英國社會撕裂,公投結果被指不能反映真正民意。對於政府施政和談判,根本起不到任何有意義的作用。
提前大選屬致命錯誤
脫歐的錯,除了保守黨之外,也在於文翠珊自己走錯了歷史一步。2016年她接任首相之時,保守黨仍在下議院佔大多數議席,但文翠珊卻在2017年下令提前大選,原意贏得更多議席,最終卻在社會政策、民生議題等上不敵左翼工黨,不只賠上多個議席,更加失去國會主導權。從某個角度看,文翠珊與保守黨的根本性問題相似,都是以一己政治利益為先,並以為可以透過民主選舉,達到他們預期的政治結果,卻未曾想過萬一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會如何苦了自己以及苦了社會。
經濟融合本要有所犧牲
再者,英國的國會議員和政治為了討好民眾,一直說些似是而非、不能實現的空話,例如文翠珊理應能夠迫使歐盟讓步。然而,英國能否取得一份好的脫歐協議,不只是歐盟讓步與否的問題,而是他們必須有所取捨。在過去一年,哈佛經濟學家Dani Rodrik的「三難理論」多次被人引用,指出在脫歐談判中,英國須在經貿關係、國家主權和民主政治中放棄一個,而不能三者全要。
當然,這樣說,並不代表大局早已注定。歷史沒有如果,但文翠珊若能取得黨內脫歐、留歐議員的支持,或一早放下身段,與工黨展開跨黨派合作,能夠走出一條血路並非完全不可能。只是在這三年之間,文翠珊卻未能展現出政治家應有的長袖善舞,反而一直樹敵和被圍攻,最終連下議院領袖利雅華(Andrea Leadsom)等重要人物也辭職作反,文翠珊只能黯淡下台。
坦白說,文翠珊要淚別相位,雖有時勢、人事的因素摻雜其中,非完全她所能控制,誠如其在辭職演說中所言,脫歐談判是「非戰時政府面對的最大挑戰」,但她亦有部分責任,畢竟政治家從來都不容易做,要有智慧和耐性克服種種困難。文翠珊的失敗,可謂給所有有意從政、以政治家為志業的有心人,上了沉重而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