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工作】車費補貼聊勝於無 回購港鐵、增商業區最實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為舒緩市民的出行負擔,特首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下稱「補貼」)。雖然市民陸續於上月領取補貼,但本港經濟活動主要集中於大都會區,大量市民跨區就業,單靠每月300元的補貼(最高金額),充其量只能「舒緩」,而非「解決」負擔。這類小修小補的政策只能一疏民怨,長遠而言,還須靠港府解決跨區工作的結構原因。

使用八達通的市民只要在補貼領取站「嘟一嘟」就能領補貼。(岑卓熹、王海圖攝)

新界牛:300元聊勝於無  

是次補貼計劃的特色是不論入息水平,每月公共交通開支逾400元的市民均可申請,補貼金額為超出400元的實際開支的25%,以每月300元為上限。按政府的估算,受惠人數估計超過220萬。儘管本港約三成人口能直接受惠,而市民亦可從多種方法領取補貼,但杯水車薪的補貼,對不少跨區工作的市民而言,僅屬聊勝於無,難掩過去多年的規劃不善。

規劃署在2016年發表的《2030+運輸基建及交通檢討》坦然指出,市民的「居所與職位地點分布失衡」,這才是當局有意藉補貼,舒緩市民之苦的底因。誠如報告所述,本港約有41%的人口居住在新界(不包括荃灣和葵青),但新界只提供全港約24%的就業職位。這個失衡的現象,亦可反映於運輸署早年所制定的「自給自足」行程標準(見下格)。儘管港島與九龍區分別有約五成和四成的「自給自足」行程,但該比率在新界的新市鎮則遠低得多,如在北區及大嶼山北部的「自給自足」比率分別只有19%及10%。這些數字足可解釋居所與職位錯配,是眾多「新界牛」須負上沉重的交通開支之因,更是港府多年無視長遠規劃之果。

根據《2011年交通習慣調查》的定義,「自給自足」是指區內行程在來往某特定分區的總行程數目所佔的比例。「自給自足」比率高代表區內行程佔往返該區的總行程數量一個較高的比例;相反, 「自給自足」比率低則表示跨區行程佔一個相對高的比例 。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首月有逾230萬市民受惠於交通補貼,其中約七成人已領取,共發放出約八成補貼。(黃偉倫攝)

在此必須強調,是次補貼確為善政,但遠水不能救近火,更何況是區區25%的補貼金額?從當局舉出的受惠例子可見,一名住在天水圍到觀塘從事文職工作的市民(按每月工作22天計算),即使已使用港鐵月票,其補貼金額亦僅有約150元(佔總車資約15%),難言對生活能起實質改善之用。

遠水不能救近火 長遠須回購港鐵增商業區

撇除車費開支,大量居所與職位錯配,也會增加社會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並衍生其他民生問題,如犧牲作息時間、社交活動減少、生產力下降,以及減低投身勞動市場的意欲等,這都是港府非能以小修小補的政策即能解決。平情而論,雖說是次運輸署有把指定紅色小巴、街渡及部分非專營巴士納入計劃,釋除政策出台時部分輿論的疑慮,但同時亦反映政府只能靠自身的資源,堵住民怨,卻難以解決結構成因。

除了居所與職位錯配外,港鐵的上市公司地位,與其公用服務提供者的性質亦存在矛盾。作為獨市的鐵路營辦商,港鐵的載客量已佔公共交通服務平均每日乘客四成。可是,政府不但於2000年讓港鐵上市,後來更在兩鐵合併時,放棄港鐵定價的主導權,改行可加可減機制,令港鐵完全變成向股東負責的「上市公司」,摒棄了公共服務提供者的定位。這一點港府實在百辭莫辯。

田北辰指出,他過去曾表明反對回購港鐵,但他坦言現時「越睇越唔對路」,認為已是時候考慮討論回購港鐵。(資料圖片)

誠如「01觀點」多次指出,要真正舒緩出行負擔,最實際的做法是回購港鐵,挽救前朝政府的政策失妥。此倡議的重點非如部分批評所指是「搞共產」,而是確保港鐵收益不斷上漲時,港府有權力介入票價釐訂,確保票價按市民負擔能力制定,不會犧牲普通市民的利益。

除此之外,港府亦須加快步伐,打造成全新的商業核心區,解決居職分離的城市布局。《香港2030+》提及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實在有潛力發展成區域中心及策略性就業樞紐,並把經濟活動分散至新界西,打破居職分離的困局,惟關鍵在於特區政府能否一改多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管治作風,將規劃轉成具體政策出台。

「新界牛」每日要出走市區長征返工,主因是區內欠缺就業機會。(梁鵬威攝)

雖然港府提出車費補貼,大多跨區工作的人固然欣喜,但此亦不足解決政策隱含的社會問題。短期而言,政府應考慮減低補貼門檻,並將補貼比例增加,善用每年收近四十億元港鐵股息;但長遠而言,本港仍須雙軌並行,一方面探索回購港鐵的可行性,解決上市公司提供公用服務的內在矛盾;另一邊面,則加快開拓新界的新經濟樞紐,分流經濟活動。這才是治標又治本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