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創新科技將衝擊勞動市場? 政府須有長遠策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周三(2月27日)發表《財政預算案》,內容可以「悶」一字來形容。令人關注的除了多項「派糖」措施縮水外,陳茂波司長也花不少時間,以24頁篇幅講解政府將如何投放創新科技產業。的確,在新一波科技創新的浪潮下,香港實在要急起直追,以配合國家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在創科產業與其他經濟體爭一日之長。與此同時,也要警惕新科技可能會帶來對勞動市場的影響。
創科浪潮正主導一個新時代,不但顛覆生產和商業模式,更為日常生活和消費帶來變革,例如人工智能可望為一些先進領域如醫療帶來重大突破,但可能取替部份工作,衝擊勞動市場。我們受惠於創科浪潮帶來的方便及機遇,同時也必須做足準備,在產業發展、教育和就業培訓等方面作出適當配合。
陳茂波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分析環球政經形勢時,提到了創科變革對生產和商業模式、勞動市場的影響。誠然,科技與就業之間的緊張關係在歷史上屢見不鮮。19世紀初英國工業革命時,便衍生出「盧德運動」(Luddites)──工人四處破壞被視為搶走他們飯碗的紡織機的事件。而馬克思亦認為經濟機器化不利工人處境,使之更受剝削。經濟學學者凱因斯(John M. Keynes)也擔心機器終有一日會取代勞工,造成「科技性失業」(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然而,過去的憂慮似乎忽略了科技變革也創造了新的就業,大型失業潮未有因此而出現。不過踏入21世紀,創科浪潮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和速度席捲全球,人工智能不僅在勞動力上取代人手,也在認知力上取代人腦,以往經濟學家尚未成真的憂慮,或許將在本世紀終於出現。
對於創新科技對勞動市場的影響,早有世界貿易組織(WTO)及歐盟分別在《2017世界貿易報告》及《新科技對勞動市場及社會經濟的影響》報告中指出。當中報告分析未來科技的出現,很可能對技術工種需求增加,而出現「技術偏向科技轉變」(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SBTC);反之對「規律性」工種需求的減少,而出現「規律偏向科技轉變」(routine-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RBTC)兩種情況。如是者,可預見裝配、運輸、機械工人等「低技術規律性」工種將遭受最大打擊。
從事低技術工種的藍領工人一旦失業,也將令財富不均的情況加劇。歐盟報告發現過去十年歐盟區內經理及行政級人員與非技術工人的薪酬差距不斷擴大。此種趨勢在香港或許未見明顯,但在貧富懸殊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政府也需注意低技術工種有否因為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而流失,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
另外,歐盟報告也提出了在數碼化的趨勢下,工作將變得更個人化,而且會以項目形式進行,亦不需要留在辦公室進行,自僱人士將大行其道。然而,此新型的「平台經濟」(platform economy)未有得到政府足夠支援,使自僱人士缺乏法律及社會保障,變相削弱了此類行業及經濟模式之發展機會。政府可考慮進一步修訂勞工法例,將如自僱人士在創科時代下的新型工種納入保障範圍。
對創新科技可能為勞動市場帶來的衝擊,政府可以做的工夫還有很多。投放資源到教育各層面,除了藉大學教育裝備即將進入勞動市場的年輕人口外,為低技術工人階層提供可持續進修教育亦是另一大方向。政府除了增加投資個別科研企業外,更應在社會層面積極利用科研成果。如1997年啟用的八達通電子收費系統,改寫了香港市民的生活模式,便是科研惠民的成功例子,但自此卻鮮見社會有重大貢獻的本地科研成就。提升網絡基建,令科技普及化,長遠也可惠及大眾。
創新科技勢將主導未來全球經濟產業的發展方向,對傳統勞動市場自然帶來不可避免的衝擊。然而,在此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我們難以完全掌握未來的產業變化,但可以預計低收入工人所受的影響將會最大。而且近年崛起的反全球化民粹浪潮,源於跨國科技巨企不斷膨脹的同時,低技術工種不斷流失給自動化技術及發展中國家,貧富懸殊日益加劇。科技創新本來的目的,是要造福人類,但若然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卻愈不公及不穩,又豈是科研的初衷?明乎此,政府應為受創科影響的市民提供支援及配套、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