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發展仍欠長遠規劃 問題豈止「跨境賀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每逢新春,本地電影院線均會迎來旺季, 不少市民均會選擇觀看電影作賀年活動。不過,本地人口與戲院比例遠遠落後世界,部分地區更鬧「戲院荒」,導致市民須無奈「跨區賀歲」。歸根究柢,本港電影院數目低下,源於政府缺乏宏觀規劃,並將電影院「生死」全盤交由市場決定;香港寸金呎土,電影院線經營環境困難,即如本港最大規模的The Grand Cinema,最近亦宣布在租約期滿後結業。如此景況,根本未能便利市民享受影視娛樂,更遑論促進本地電影業發展。

從以下幾項數字,可以看到香港戲院的「式微」:據立法會前年發表的文件,香港的戲院數目在過去二十多年大幅下降,由1993年的119間縮減至2017年的53間,同期電影院座位數目亦從約122,000個減少至約39,000個;而且,據機構《World Cities Culture Forum》所蒐集的資料,香港每100,000人口的電影銀幕數目(引用數據為2016年的2.8個)均遠遠落後其他亞洲城市,如台北(7.9個)、首爾(5.8個)、深圳(4.9個)及新加坡(4.2個)等。

來源:立法會文件

更甚者,現時香港18區並非全部均設有戲院設施,除了大埔一向被視為「戲院荒漠」,苦等多年才於今年獲戲院進駐,深水埗一樣苦無區內戲院,撇除了位於九龍塘又一城及荔枝角D2 Place內的戲院,勉強能按分區定義計算為深水埗戲院,該區須待今年中才能「真正」迎接區內首間戲院,故市民須跨區「睇戲」乃為常事。

雖然近年繼續有新戲院於不同區份落成,但同時亦有不少戲院結業。畢竟,香港地價及租金昂貴,本地戲院營運備受壓力,大多位於商場內的院線均須承受高昂租金;加上戲院所佔空間龐大,相對盈利以至承租能力或未能與一般商舖相比,對不少商場業主而言,將戲院空間改租予多間商舖或許更有利可圖,故近年不少戲院均在租約期滿後無法續租,著名例子有UA時代廣場戲院,它於2013年不獲續約後,其原址地下至二樓舖位均以「天價」租予不同時裝名店,有指兩者月租金額相差過千萬;雖說前者在兩年後重新進駐同址的12至14樓經營至今,但其例子足見本地影院的營運壓力。此外,市區地皮重建潛力高,諸如豪華戲院般的傳統影院也被發展商申請發展成商廈用途,可料類似戲院只會於未來繼續減少。

九龍站圓方The Grand Cinema將營業至下月28日。(侯彩琳攝)

目前戲院匱乏,以至經營欠穩,無非因為政府過去將戲院規劃全盤交由市場力量決定所致。在1970年代,當時政府曾一度規定區域發展中必須設有戲院,更於「土地利用計劃書」指引中,定明須為每1,000人提供38個戲院座位,政府亦時有拍賣非工業用地供興建戲院;若按當時標準,以2017年數據計算,除了油尖旺較為「理想」(即每1000人能享用31個座位),其他17區均距達標仍欠最少六成半的座位數目。惟在1990年代,政府重新定義電影院為商業娛樂設施,而非文化及康樂設施,故不會在規劃標準中列明供應標準,更多院商須在大型商場內租舖設院,埋下了日後須與其他商場活動直接競租的種子。至今,面對有議員質詢會否考慮重列戲院為文娛設施時,政府依舊回應戲院供應該由市場主導。

資料來源:立法會及政府統計處

舊日戲院的規劃標準或許不合時宜,但由市場主導戲院供應絕對問題繁多。除了戲院數目不足的問題,目前市場生態更會淘汰小型院線,能「生存」下來的只有承租能力較高的大型連鎖院線,導致市民再沒有不同階別的戲院選擇;另外,為應付營運開支,各大院線更有誘因分配更多場次予賣座大片以提升收入,變相分薄中、小型電影的上映機會,港產片絕對深受其害,長遠定必影響本地電影業發展,故政府有必要扶助戲院穩定發展。

高先電影有限公司(Golden Scene)創辦人曾麗芬(右)指出,商場較傾向把戲院租給有經驗及規模的集團營運,由於他們能應付較高昂的租金。(資料圖片 / 黃國立攝)

平情而論,政府並非完全袖手旁觀,港府已計劃在啟德及沙田兩幅商業用地內加入土地契約條款,規定發展商須提供一定數目的戲院座位,避免戲院與其他商舖直接競租的情況,直接增加其營運的穩定性,方向可取,惟力度仍有嫌不足。在短、中期內,政府大可增大目前計劃的力度,於未來更多商業拍賣地內加入相關條款;而長遠來說,政府須從速研究重新將戲院納入規劃標準,並制定切合目前社經狀況的戲院座位與人口的比例,徹底地鞏固戲院、甚至整體電影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