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戰90日談判期過半 劉鶴回訪美國需達成部分協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美90天貿易休戰期已過去一半,第一輪磋商上周在北京結束,惟在根本分歧上似乎未有進展。有傳習近平經濟智囊、中國副總理劉鶴已接受邀請,本月底赴美進行談判,這可能成為兩國達成重要協議的最後機會。

傳劉鶴本月30至31日率團訪美談判

為解決中美兩國持續的貿易衝突,雙方正推進更高層的談判。《南華早報》引述消息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已接受華府邀請,於1月30日至31日牽領貿易代表團訪問華盛頓,期間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及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會面。

姆欽(Steven Mnuchin)上周四(10日)在美國也表示,劉鶴很可能本月底訪美,進行下一輪貿易談判,指聯邦政府持續局部「停擺」不會構成影響。

不過,兩國政府至今未證實下一輪磋商日期或細節。雖然外界普遍認為,劉鶴回訪美國的可能性很大,但到本月底,兩國「90日停火協定」便過了三份之二的時間,其後又遇上中國春節假期(2月4日至10日),一旦兩國仍未彌合分歧,便僅餘約20日時間達成協議,意味劉鶴此行意義重大。

《華爾街日報》記者魏玲靈上周一(7日)發布一張中美貿易談判會場的照片顯示劉鶴在場。(Twitter)

根本分歧未見轉好跡象 美貿易代表指結構性改革「沒有任何進展」

事實上,中美貿易分歧巨大,包括在市場准入和貿易政策等基本問題上,均未有退讓跡象,自兩國元首於G20峰會的會談後,成果其實只流於增購美國產品,如中國重新向美國購買黃豆、首次核准進口5種基因改造作物,增加中國進口作物的比例、減低美國進口車關稅等。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周二(15日)在電話會議上,便透露萊特希澤私下向他說,「在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比如說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盜竊,以及向企業施壓要求它們共享信息。」

《華爾街日報》日前也引述消息稱,於北京的副部級談判,雙方只是更詳細闡述各自的立場,連「初步協議都沒達成」,指出雙方離達成共識還有一大段距離。

中美貿易談判氣氛良好,中國早前重新向美國購買黃豆,又首次核准進口5種基因改造作物。(視覺中國)

兩日談判達成部分協議至關重要

假如劉鶴確實在月底出訪,要期望他在兩日內完全化解雙方貿易衝突,包括就關稅壁壘、知識產權保護、國企補貼、市場經濟等達成一籃子協議,恐屬過份樂觀,但在購買美國產品之外,如就上述貿易分歧能達成部分共識,將會為貿易談判進展踏出一大步,可謂至關重要。

只要第二輪談判能有些微突破,即使雙方在90日談判期內未達全面協議,也有望藉良好氣氛去延長休戰限期。否則,美國在3月2日限期到時把關稅提高到25%後,貿易衝突便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