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商人尚如此 政府何惜金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首富李嘉誠受訪,提倡加企業稅。(資料圖片)

長和主席李嘉誠接受《彭博》專訪,就舒緩社會矛盾和貧富懸殊提出意見,認為政府可以對年利潤過百萬的企業,增加一、兩個百分點的利得稅,而所得稅收,可用於教育、醫療等福利開支。

利潤過百萬的標準是否定得太低可以討論,但李嘉誠提出的意見,簡單而言,就是改革稅制,將富人口袋裡的錢拿一點給有需要的人。商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大的利潤,李嘉誠身為商人尚能從社會整體利益的立場考慮,作為公共資源管理人的政府,能不汗顏嗎?利得稅加不得,否則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和對投資的吸引力,是政府一貫的立場;但今次加利得稅的建議來自營商經驗豐富、長袖善舞的香港首富,政府還可以不回應、不重視嗎?

財政司的理財概念一向偏於保守,甚至給人「守財奴」的感覺。他既不敢改革稅制,又以「結構性財赤」為藉口拒絕動用巨額的財政盈餘。須知現時社會有眾多急待解決的問題,包括住屋、醫療、教育、社福、年輕人欠缺上流機會和全民退保等,都需要政府大刀闊斧調動資源處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全民退保議題上,多番強調「不論貧富」方案會導致加稅,影響投資,長遠而言,社會難以負擔。林鄭的言論正反映了政府「不願改革稅制」及「不肯動用資源」的保守理財觀念。香港政府面對的社會不滿,不少來自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均,不對症下藥又怎樣能解決問題?

李嘉誠提出增加企業利得稅後,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伯韜、王氏港建主席王忠桐等都表示同意。事實上,香港現行利得稅率為16.5%,遠低於美國的40%和全球平均23.6%的水平,加一、兩個百分點,難說會嚴重影響投資。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單純增加利得稅難以解決養老、扶貧等問題,須多管齊下,這是政府應該嚴肅看待的意見。

李嘉誠的建議一旦落實,不但有助緩和社會的敵對情緒,長遠而言更可以改善營商環境。今日香港的社會議題容易被泛政治化,影響投資環境。一個怨氣沖天的社會不論稅率多低也不會是理想的營商環境。商人的利益與社會整體的利益並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像李嘉誠這樣聰明的商人當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