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山竹】天台樹透視舊樓危機 市區重建進度須加快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颱風山竹襲港,大角咀一幢唐樓的外牆連同附生植物被吹倒,幸好沒有造成人命傷亡。現時有不少舊建築物都被植物附生,一旦颱風再臨,恐怕會造成意外,值得關注。此外,香港的老舊樓宇眾多,亟待重建,政府須制訂出有效、合乎公義的市區重建策略,加快重建進度,以保市民安全。

2014年,法國攝影師Romain Jacquet-Lagrèze出版攝影集《石林獨秀》,他在行往油麻地電影中心途中,瞥見一棵生在大廈上的老樹,城市中的一點綠意,令他甚為驚嘆,由是拍攝了一系列照片,並結集成書。惟這些外國人眼中的浪漫景致,對香港人來說卻是難斷的「煩根」。

《石林獨秀》中的樹木絕大多數是榕屬(Ficus),易對建築物造成破壞。榕樹屬於淺根性植物,而且鑽入性強,只要有些許縫隙,即能鑽入生長,變粗後或對建築物結構造成損害。當然,大角咀塌牆事故的主因尚待查明,但按常理而言,天台上生出大樹,一方面增加了大廈承擔的重量,另一方面,令大廈更為當風。舊樓業權複雜,居民難合資維修,這些「天台樹」或會進一步對建築物構成破壞。

教育系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曾經解釋,這些樹木或是經鳥類播種而落地生根。另外,也不能排除一些天台樹本來是市民的盆栽,後來疏於打理,令植物附生建築物上。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在2016年則指出,有發展商疑在一幢舊樓綠化,以破壞天台的防水層。修理防水層花費甚巨,發展商或藉此迫使市民出售單位。據指,發展商也會委託顧問公司撰寫報告,將問題紀錄在案,並提交土地審裁處,作為應重建該個項目的證據。

荃威花園天台有人大量植樹,被稱為「荃威的森林」(圖片攝於2016年)

被居民諷刺為「荃威的森林」的天台,原來已存在至少13年。(羅俊文攝)

經過山竹一役後,市民、管理公司必須注意天台樹木所造成的風險。屋宇署亦須主動進行檢查,防患於未然。發展商也絕不能以該等卑劣的方式收樓,如果政府部門發現破壞樓宇結構的違法行為,必須秉公執法。

天台樹只是市區老化問題的一小部分,就算老舊大廈沒有「被植樹」,居民也會為大廈日久失修所擾。《香港2030+》公眾參與文件指出:「到2046年,樓齡達七十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樓宇單位將達三十二萬六千個,是2015年同齡樓宇的三百倍。」樓宇老化嚴重,情實堪憂,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在保障居民權益的前提下,加快市區重建進度。現時,市建局每每採取單幢式的發展,難言治本。至於由地產商主導的發展項目,居民屢屢被逼放盤,令市區重建蒙上陰影。市建局代表曾言,自負盈虧、地積比限制等,窒礙了重建進度,如果這是事實,政府應作出適度調整。

更根本的是,政府要就都市重建訂立清晰的藍圖。當談及規劃,政府常拿出《香港2030》辯解,認為自己已做好了本份。但正如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香港2030》只是幾隻小火雞,而不是大孔雀。讓市民安身,理應是所有為政者的抱負,香港一眾高官理應藉這場風暴反思香港的城市整體規劃方向,為人民謀福,而非自欺欺人,活在「善治」的幻象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