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創全球首個智慧門牌系統 創科發展見曙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大和運輸署周二(24日)先後公布兩項新設備,有助港人「智慧出行」。雖然香港的創科發展多次被批落後,但近月已見政府開始落實「智能化」措施,而學術機構近年亦在信息科技研究層面有所作為,有望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實屬可喜之事。創科產業為發展智慧城市的核心,須要完整的產業化過程,香港能否提供空間予學術機構或創研企業應用技術,確實成疑,須要多方配合;而創科局的角色亦是否只有「政策制定」、能否為產業化「行多步」,值得探討。

香港沒有創科人才?

近月,食環署和運輸署均開始使用「天眼」、嘗試以新科技輔助執法;上周金管局公布開放API(數據)的政策,加上運輸署推出「香港出行易」應用程式(APP)提供實時交通資訊(如停車場剩餘泊位)。可見,雖然政府多次被批評,創科發展十分落後、起步遲,但亦樂見政府逐步推進城市智能化進程,惟步伐可加快。

香港大學地理信息系統與城市規劃講座教授葉嘉安(左)及其團隊研發出全球首個智慧地址門牌系統。(劉婉雯攝)

與此同時,不少創科企業和學術機構正如火如荼地研究新科技。香港高樓大廈眾多,而且密度較高,信號易受阻擋,室外導航存在誤差,室內地方更難以定位。港大研發出全球首個智慧地址門牌系統(SAP:Smart Address Plate),能將全球定位系統(GPS)10至30米的平均誤差,縮窄九成到1至3米,現正申請專利。用戶只要利用低功耗傳感設備,在建築物或室內商店門上安裝器材,市民便可透過APP連上這些裝置,知道自己和目的地的準確位置。以一座3萬方米、樓高5層、有300間商舖的商場計算,連安裝費成本是70萬元,平均每商戶約付2,800元。

智能系統既可方便市民,又可讓速遞員、消防員和救護人員,更快、更準確找到位置,節省時間以拯救生命。
港大研究團隊

此外,中大工程學院卓敏信息工程學講座教授楊偉豪於五月發布新技術「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與傳統線型網絡比較可提升56%的傳輸速率,減少29%的整體數據流失,即實時傳送影片時不會「起格」如應用於智慧燈柱上,料可用於監測人流及車流,也可應用於衛星通訊及套用於水底的聲波傳輸網絡。中大研究團隊已申請將BATS Code納入國際通訊的編碼標準。

可見,香港的學術界並非沒有創科人才,在信息科技層面更屢有成果,只是未能應用和普及新科技,大部分不熟悉創新科技的市民並不知這些新科技。然而,香港創科產業會欠缺產業化過程的經驗,有不少新科技不能「落地」、普及,香港公司只做研發工作,把產業化的過程搬到內地做,而上述提及的兩項新技術都能夠大規模應用於智慧城市設備上,為產業化提供了一個試驗平台。雖然兩所大學會聯絡私人企業或研其他研發院為擴闊技術應用的層面,但若「香港發明」的技術能於香港普及,又或率先使用,相信有助鼓勵更多人參與創科研發的工作,說明創科前景非只有不明朗因素。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指,香港創科撥款和發展落後於大陸,故需增撥資源,又指香港有國際化優勢和擁有世界一級大學,是香港在創科發展的優勢。(林若勤攝)

創科局在產業化中有何角色?

至於創科局會否幫助企業或學術機構產業化新技術,當局少有提出一個清晰的說法。不過,當局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只負責制定政策;記者也曾就智慧門牌系統一事,致電創科局查詢會否作為中間人,為在政府部門內應用新科技協港大與相關部門接洽,惟當時新聞主任未有正面回應,只是重申:「我們負責制定政策,估計教授有跟相關部門聯絡、商討事宜。」,建議記者先向其他部門查詢。其實,創科局着力推動數碼個人身分(eID)和智慧燈柱也不算是政策制定範疇,只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而制定的措施,而「政策制定」是否包含落實智慧城市不同方案的執行細節、與相關部門洽談,仍存有很大的詮釋空間,難以與產業化過程撇清關係。

創科局於文章發表後以電郵回覆查詢,惟並未正面回應有關智慧門牌一事:

創新及科技基金的「大學與產業合作計劃」,資助本地大學與本地企業進行合作項目;「公營機構試用計劃」則為獲基金資助已完成的研發項目,提供額外資助,用以製作原型及樣板和在公營機構進行試用;「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向六所本地大學提供每所每年上限為400萬元的資助,以支援大學的教授和學生成立科技初創企業,過去3年資助了145間初創企業,資助額共7,057萬元。

創科局的角色:
通過為政府、業界、學術界及研究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生態系統,發展香港在科技及其應用上成為區內的創新樞紐。
為此目標,我們會:
加強對創新及科技界的支援;
加強各持份者之間的聯繫以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鼓勵私營機構參與研發及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
協調各決策局就研發及科技事宜的政策制定工作;
資料來源:創科局網頁

【互聯網經濟峰會】不想創科淪為口號 產業融合發展才是出路

香港不乏科研人才 惟富商需有企業家精神

中央加持香港創科 提供機遇 惟港府急須解決兩大難題

當然,產業化的首要責任在於企業和學術機構,他們要對投資者負責,產業化新科技亦是該做之事;同時,現時也沒有條文硬性規定創科局一定要協助他們應用科技。但是,若該科技對於政府所制定的智慧城市措施大有幫助(智慧地址門牌系統的智慧地址編碼作用結合郵政編碼和全球地理坐標,成為「建築物版」的eID;BATS Code技術可應用於智慧燈柱,令數據傳輸更完整、流暢),創科局應本着「推動創科」之心,一方面可更多政府部門受惠,另一方面又可擴闊新科技的應用層面,對整個創科行業發展起正面作用,亦是對業界的一個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