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通勤影響快樂?跨區工作問題成災 政府須審慎規劃
近日有調查發現,香港白領的職場快樂指數與通勤時間長短有關。現時香港大部分工作人口均需要跨區上班,通勤費時,不但令人疲累,更對公共交通、環境等造成負擔,而這與政府的城市規劃有極大關係。
6成工作人口跨區上班 新市鎮成重災區
本月22日,半島青年商會公布「商智商識之安多FUN工作企劃」問卷調查結果,訪問759位年齡介乎18至25歲的香港白領,研究本地上班族的職場快樂指數及其原因。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平均每天花費的通勤時間為1.6小時,而通勤時間少於30分鐘的受訪者快樂指數為7.04(10分為最快樂),比多於60分鐘的快樂指數高0.4至0.55,反映通勤與上班族情緒有關係,甚至比工作時數更有影響。
香港大部分工作人口均需要跨區上班。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調查,香港有220萬人需要跨區工作,佔總工作人口逾六成,其中跨區工作人口近半為新市鎮居民,佔約49%,遠超其他區域(九龍為30.3%,香港島為15.4%,新界其他地區及水上為5%),而新市鎮原區工作人口僅佔該區工作總人口不足16%,反映新市鎮居民一般難以原區就業,需要跨區工作。
新市鎮發展規劃欠妥 上班族淪為「新界牛」
新市鎮居職分離問題嚴重,離不開政府發展規劃的失誤。1973年,香港展開新市鎮發展計劃,以紓緩人口增長為市區帶來的壓力,至今已發展出九個新市鎮,安置了約353萬人口。
政府發展新市鎮基本概念為「盡可能提供一個均衡和設備齊全的社區」,建立可自給自足的社區。但是,香港近半人口居於新市鎮,但就業機會卻嚴重不足。現時香港47%人口為新市鎮居民,但就業機會集中在都會區(包括荃灣及葵青),佔總就業機會約76%,導致大部分居民須跨區上下班,居職分離問題嚴重,反映政府規劃欠妥善。
政府難棄發展舊思維 須直面後工業需要
社會研究學者呂大樂在其著作中指出,政府發展新市鎮的思維落後,直接套用工業時代的新市鎮發展模式,期望再造出如沙田、荃灣般成功的新市鎮。但是,香港已進入後工業時代,只有商業區才能消化大量非勞動型工作人口,新興新市鎮內的工業職位不能滿足時下需求,造成龐大跨區工作人口。
跨區工作不但令上班族身心疲累,同時亦為公共交通系統帶來沉重負擔。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香港有約近230萬工作人口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其中有121萬人口乘搭港鐵,佔逾一半,可見港人上班使用的運輸方式較為單一,為鐵路服務造成負擔,更對環境造成破壞。
政府曾針對跨區工作問題推出措施,例如在2011年推行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減輕基層市民因跨區工作造成的交通費負擔。但是,如上文所言,跨區工作不單為市民帶來財政負擔,亦對公共交通造成壓力,以及破壞環境,非單單交津計劃可以解決。
土地大辯論現在進行,政府提出的種種開發土地方案,固然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斟酌,但政府亦應該注意的是,在覓得新土地、解決土地問題後,政府亦須妥善規劃,從根本入手,直面後工業時代對新市鎮規劃的需求轉變,放棄對沙田、荃灣等新市鎮成功經驗的迷戀,莫再造出新一批「新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