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競爭力跌出十大 企業無意用數碼科技 港府有責任推動
滙豐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七成企業認同應用科技有助提升業務,但當中也有逾七成企業並沒有計劃引入科技,其中一個原因是企業對數碼科技的認識不足。政府雖成立了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推動業界研究金融科技方案,但忽略推廣企業應用。使用數碼科技能直接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政府應大力推動普及數碼科技,提升企業競爭力。
競爭力排名下跌 須推動企業用科技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周二(19日)公布2018年全球數碼競爭力排名報告,香港由第7名下跌4名,排第11;美國則取代新加坡成為第1名。報告指,香港在教育及科研的公共開支、創新科技公司及通訊投資均相對偏少,以及商業靈活度與通訊科技的整合性不高,而導致整體評分下降。另外,滙豐工商金融日前(20日)公布的《2018 香港數碼營商市場調查》也發現香港企業使用數碼科技的情況較少,調查指有74%企業認同科技應用有助提升業務,但當中有超過七成企業無計劃引入數碼科技(如人工智能),情況與去年相近,未有改善。
即使香港政府稱,近年投入了資源提升科技基建、完善初創企業生態環境,但創科發展停滯不前、為人詬病,遑論企業科技應用。既然政府表明銳意推動創新科技,就必須有企業的配合,否則也只是「白做」。而企業的角色不只是數碼科技的「實戰場地」,更是展示香港決心提升競爭力重要的一環。因此,政府須推動企業使用數碼科技。
再者,根據微軟早前一份研究指,去年香港GDP約有5%來自於直接使用數碼科技,例如行動應用、雲端、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並預計在2021年,直接使用數碼科技將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大增,擴大到佔GDP的60%。事實上,使用數碼科技的確會為香港帶來經濟收益,而且外界對香港有如此樂觀的預測固然是好事,意味着香港有能力做到,但必須靠政府大力推動,不能以「佛系」原則,靜待企業「醒覺」,自動自覺使用數碼科技營運。
政府須作「中間人」助企業接觸新科技
《2018 香港數碼營商市場調查》解釋,企業未能普及應用數碼科技的原因在於,企業對數碼科技理解不足、香港創新氛圍薄弱、以及企業傾向規避風險等因素。政府要清除他們應用數碼科技的障礙,可從增加企業對數碼科技的認知入手。
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會擔當:「平台」角色,讓主要持份者交流創新金融科技項目,以及舉辦外展活動;「橋樑」角色,成為市場人士與金管局內的監管人員之間的聯繫人,以增進業界對監管制度中與其相關的部分的了解;「推動者」角色,推動業界研究金融科技方案的潛在應用性及風險;以及「促進者」角色,培育新一代金融科技專才。
資料來源: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網頁
誠然,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有舉辦「深港金融科技創新獎」等比賽,表揚香港企業出色的科技項目;也有推出金融科技監管聊天室(金融科技監管沙盒2.0的其中一項新功能)等平台,讓企業更易接觸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及各銀行部門。然而,這些措施都是針對有意發展金融科技的公司,欠缺將金融科技推廣出去的措施(如外展活動),應加強這部分的措施,莫再讓科技公司和企業「各有各做」。政府應作「中間人」,例如,幫助得獎公司舉行路演,向不同企業宣傳科技,一方面,增加企業對科技的認識;另一方面,可幫助科技公司推廣科技,透過擴闊應用層面,有助科技公司改善服務和技術,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