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佔日本農產品出口市場1/4 成最大出口地 拋離美國
有什麼樣的城市就有什麼樣的農業。香港的產業過度單一,農業更是一早式微。由於自身缺乏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系統,香港的食物大量依賴入口,港人得以第一時間品嘗全球的珍饈百味。過度依賴外界的食物供應雖然為本港埋下隱憂,亦讓我們窺見發展本土農業的另一重機遇。
根據食物及衛生局的資料,本港整體食物供應超過90%為進口食品,而中國內地是最重要的食物供應來源。香港對內地新鮮食品供應的依賴尤甚,有94%的新鮮豬肉、100%的新鮮牛肉、92%的蔬菜及66%的雞蛋來自內地。至於新鮮蔬果,本港的主要進口來源為美國、 內地、菲律賓及泰國。另外,報告亦提到,港人旅行朝聖地日本進口本港的食品市場佔有率其實並不高,進口的類別主要包括肉類、水產、奶類、冰凍甜點、蔬菜和水果等等。見諸具體數字,肉類、奶類和冰凍甜點的市場佔有率約為5%,而蔬菜和水果的市場佔有率更是不足1%。
即便如此,香港仍然是日本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地,佔日本出口市場的23.3%,遠遠拋離第二大入口國美國的15.2%。就在2011年,日本東北發生地震及海嘯,天災引致核洩漏,福島縣及其周邊地區受到核輻射的影響,香港即時對日本5縣的出口食品實施「禁令」。食品「禁令」實施至今持續了七年,日本相關部門的官員頻頻訪港遊說,尋求解除禁令。最終,「禁令」於今年六月收窄至只在事發的福島縣實施,其餘四縣的蔬果奶品得以重新出口本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香港對於日本經濟的重要性遠甚於日本之於香港。
雖然香港的需求佔據日本農產品出口市場近1/4的份額,但正如食物及衛生局的資料所見,日本進口食品之於全港的需求來說,僅佔據微不足道的分量。事實上,日本的農產品從來都不是以量取勝。市面上的日本農產品一直給予港人安全、精緻、高質高價的產品形象。日本農產品對香港市場攻城略池、寸土必爭,不僅是因為港人對日本文化及形象包裝甚為受落,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加關鍵的原因:那就是香港一直存在着一班高資產淨值、高消費人士。
日本大量農產品攻港,主打的就是這班高資產淨值、高消費人士。根據日本領事館資料,去年日本供港的農產品及食物達到1877億日圓(約134億港元)。換言之,香港這班高資產淨值、高消費人士去年一共「吃掉」134億元日本供港的食物。
香港便覽資料:2017 年本港農作物的生產總值達3.49億元,其中蔬菜及花卉約佔 93%,產值為 3.23 億元。
民以食為天。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在今日香港,這需求往往多元紛呈。而日本農產品供港帶來的啟示就是要在這紛呈的需求裡面做好市場細分,瞄準目標客群,針對目標客群的能力、喜好與需求,深耕細作、步步為營,逐步佔領市場份額;日本農產品帶來的另一啟示是重質不重量,將重點放在高增值農產品的生產上面,而不是大規模生產,追求平價頂爛市。日本農產品攻港的目標和策略值得港府反思及借鑒。
環顧世界,許多地方的農民個體戶都因為不敵全球化資本和機械主導的「大農業」傾軋橫掃,逐步走向沒落式微。港人或許不知道的是,在1970年,香港的蔬菜自給自足率足足有47%;直至1985年,這一數字也仍然達到33%。然而,在2016年,香港的蔬菜自給自足率已經跌至1.7%,創下歷史新低。諷刺的是,食物及衛生局在兩年前才發布題為《新農業政策:本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咨詢文件,文件力數本港農業發展的益處及展望,藉以表示政府對農業發展的支持。然而,事實擺在眼前,政府聲稱的「協助農業發展」實在與事實不符。
香港的人口規模、地理環境、經濟成本與國際關係共同決定了香港幾乎不可能做到食物的自給自足,然而,這并不代表香港應該完全放棄農業。香港實在急需去討論本土農業的未來。在氣候變化、能源緊張、農業生產及農產品供應趨於不穩定的全球大環境底下,無論你是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家或城市,其實都有必要盡早制定農業政策以及糧食自給自足率。
香港土地資源緊絀,這意味着我們未必能夠全面復耕,因為全面復耕的成本實在過高。不過,日本的例子說明,本土農業其實存在另一種可能,香港的本土農業應該轉向以高科技為主的高空垂直農業,正如政府於《新農業政策》咨詢文件所聲稱要設立的配備先進科技、商業生產主導的「蕉徑農業園」;而既然香港長期存在着一班高資產淨值、高消費人士,那香港本土農業怎可如此輕易地將這家門口的肥水拱手於人?我們相信,大量空運來港的新鮮蔬果是可以被本地的「市場園藝」取代的,但前提是,港府能夠成功引導部分本地農業向高增值農產品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