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圖書館到訪量連年下跌 結合社區成大勢
本地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館藏使用量近年大幅上升,但總到訪圖書館人次和外借資料數目則連續四年下跌。互聯網和電腦設備普及,市民不用時刻到訪圖書館。這不是香港獨有現象,世界各地的圖書館正面臨相同挑戰。要革新圖書館功能,大勢是結合社區需要,成為居民活動和學習中心,以及培養居民的創新及科學探索興趣。再者,基層地區市民較多使用圖書館,貿然提出關閉圖書館,或會加劇獲取資訊的不平等情況。負責營運圖書館的康文署應該大膽求變,令更多港人愛上圖書館。
根據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2017至18財政年度首11個月,本地公共圖書館總到訪人次為3,390萬,幾可肯定較上個財政年度少,比2013年全年下跌至少300萬人次,是連續5個年度下跌。2017年,公共圖書館的書籍總借閱量達4,830萬次,較2012年減少約12%。相反,電子書使用量則隨着新館藏加入,由2016年開始顯著上升,2017年全年的使用量達46萬次。
香港的互聯網及電腦設備成熟而普及,市民隨時隨地可以取閱大量資訊,減少依靠公共圖書館閱讀實體資料。不少人認為,圖書館再難有生存空間。然而,圖書館有拉近市民知識差距的作用。只要擴闊一下想像力,參考外地圖書館的轉型例子,香港的圖書館大有條件發展。
外國的地區圖書館的其中一個趨勢,是重扣社區連繫。坊間一向認為,只要圖書館置於地區,加上一些富地區特色的資源角,建築風格融入附近環境,舉辦社區閱讀節,就可融入社區。
立法會在2016年發表研究簡報,指出在較為貧窮的地區,例如觀塘、深水埗、葵青、屯門和元朗,其人均計算的館藏量亦較低,但年均到訪次數卻較其他地區高。這或許顯示不同地區居民在獲取資訊方面的機會未必均等,同時反映基層地區居民較依賴圖書館獲取資訊。
有了資源,不等於扣連社區。居民跟圖書館有機結合,圖書館需要體察居民需要,包含更多功能。阿姆斯特丹公共圖書館(Openbare Bibliotheek Amsterdam)中央分館,成為眾多同業的介紹和參考對象。圖書館除了安放圖書,更是文化中心,設有演奏區、樂器排練室、劇院等,地下室設有大量單車泊位。建築大樓樓層之間互通,其中一層為自助餐廳。在兒童圖書區,小朋友可以在參加手作班後,放下畫作、黏土作品等,公諸同好。
在香港,大會堂圖書館設於整個大會堂的建築物內部,沙田公共圖書館則座落整個大會堂建築群,當中包括餐廳食肆、演奏廳、展覽場等。然而,各項服務各自為政,鮮有協作。雖則難以在建築設計層面,參考阿姆斯特丹公共圖書館,但也值得嘗試接合不同服務,帶來火花和人流。
另外一個路向,是增強市民接觸創新科技的功能。在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圖書館撥出地方設立「創客空間」(makerspace)。市民可以組隊,利用機器自製產品,從中培育創意、解難和創新精神。
以上兩個提議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鼓勵到訪者在圖書館停留更長時間,增加接觸圖書,以及活用書本知識的機會。創客空間的功能更加難以被互聯網取代,而且基層兒童和青少年難有餘錢購置機器和書籍,創客空間令他們更容易學習和實踐科學知識,減少際遇的不平等。共享知識是圖書館和創客空間核心精神,並透過用家實踐,承傳此理念。
平情而論,康文署並非墨守成規。近期也有一些新嘗試,接觸更多類型群眾。例如今年1月,香港公共圖書館尋找香港真人圖書館協辦個人故事分享,推廣平等對話。圖書館應走進社區,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MAD「創不同協作」與康文署及荷蘭社會創新智庫Kennisland合作,改造深水埗保安道圖書館。幾十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展開實驗,收集附近居民意見和生活故事,度身訂造適合居民、促進文化交流的閱讀展覽活動,增加互動元素。其中一個實驗,是改善專題書展做法,增加閱讀趣味。活動完結後,青衣公共圖書館也有類似嘗試,值得推而廣之。
其次,正如「01觀點」曾提議,圖書館應跟博物館、檔案館結合,不論在館藏系統,抑或活動策劃方面。事實上,博物館近年到訪人數上升,由2015至16年度的456萬人次,增加至2017至18年度首11月的638萬人次。如能合作舉辦活動,串連三者訪客,相信可以提升到訪量,帶來新的文化歷史體驗。
特首林鄭月娥昨天(17日)宣布撥款4,800萬元,津貼公營中小學推廣閱讀,康文署及教育局又會聯合推動項目,算是平息早前教育界對削減廣泛閱讀計劃的不滿。過往有調查指出,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如果公共圖書館能在社區多辦結合生活體驗的閱讀活動,定能提升閱讀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