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醫管局醫生待遇差 難掩醫生不足問題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近日,香港醫學會針對新的財政預算發表回應,會長蔡堅指本地公共醫療體系欠缺人手並非因醫生不足所致,只要提升醫生待遇,便可解決人手問題。誠然,公共醫療體系的醫生待遇每況愈下,但蔡等人的講法卻刻意將焦點轉移到公營私營人手比例上,淡化了香港整體醫生不足的問題。雖然醫學會表明不反對輸入外地醫生,但難掩其保護主義色彩。醫療改革必須正視人手不足的問題,不應錯失重心。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右一)指,醫學會不反對香港參考英國設立《統一執業資格試》。(文雪萍攝)

香港醫生不足已成頑疾

香港公共醫療體系醫生須長時間工作,又要應付大量非臨床的行政工作,加上醫療管理商業化引致士氣低落,的確令不少醫生卻步。很多有經驗的醫生在得到專科資格後,均選擇離開公營體系。雖然現實的確如此,但醫學會等團體卻一直對此形象加以詮釋,將其包裝為對自己論點有利的講法。私人醫療系統的醫生需求受市場影響,不斷有醫生轉投私營系統,證明私人醫療的確需要人手。公共醫療固然可不斷改善醫生待遇,與私人醫療競爭有限人手,但這明顯不是良方。

引致公營醫生工作環境惡劣的原因,歸根究柢還是供應問題。現時香港每一千人當中,只有1.91名醫生,而其他先進發達地區如英國為2.8、日本為2.3、德國更達4.2。香港要達到2.5的基本水平,還需要4,500多名醫生。現實上,每逢流感高峰期,公私醫療院所均「大排長龍」。人手不足,自然出現公私營惡性競爭;只要令香港有足夠的醫生,才可從結構上減輕公營醫生工作過多的問題。當然,我們並非反對政府積極改善公共醫療的待遇以挽留人才,但這並不能說明香港醫生已經充足。

早於2000年代初,當時就有醫界人士憂慮引入外地醫生,會令本地醫生過多,影響醫生的待遇,例如2004年5月24日的立法會會議,更就外地醫生在本地執業引起過辯論。即便蔡堅對「保護主義」的指控矢口否認,甚至還大方表示並非反對外地醫生,但醫學會至今仍然否認醫生不足,而使用「待遇差」作為擋箭牌,不斷強調香港醫生充足,實在難免令人懷疑其意圖。

在流感高峰期,即使私人診所亦爆滿,可見醫護人手短缺仍整體問題。(文雪萍攝)

延伸閱讀:醫學會批工作環境惡劣致人手不足

執業試繁瑣 須放寬吸引外地醫生

香港醫生不足,最理想的方法固然是本地培訓,長遠而言政府應重新規劃醫科生學額,滿足本地需求。本月初的預算案,表明會增加醫科學士學額。但遠水難救近火,這些新增學額投入醫療體系至少仍要八年,更何況要填補4,500名醫生的差距,須更多時間。

輸入外地醫生,便是補充本地醫生的最直接方法。雖然香港沒有明顯限制外地醫生來港執業,但實際上執業資格試繁瑣,不夠靈活,大大減低了外地醫生來港執業的動機。這種「不反對,但也不鼓勵」的取態,致多年來引入外地醫生的政策都流於紙上談兵,效用也一直不大。反觀新加坡,以往醫生亦嚴重不足,於是積極放寬海外醫生,從2006至2016年十年間,醫生人數由6,931增至12,967人,升幅高達87%,而當中更有43%在外地受訓練。反觀香港,同期的醫生人數分別為10,695及14,013人,十年間只增長了約三成。

新加坡醫生數目的飛躍,正好反駁了某些反對意見,認為即使要輸入外地醫生,實際效果亦不明顯。新加坡為外地醫生開方便之門,容許包括美、英、日,甚至香港著名大學畢業的醫科學生申請成為「有條件註冊」醫生。他們可免去執業考試,主要在公共醫療體系服務,四年後表現達標者便能轉為正式註冊醫生。這種制度明顯比香港的刻板制度更吸引。平情而論,香港的外地醫生執業試不單不能吸引歐美有質素的醫科生,甚至連本地往外國受訓的醫科生也因為執業試而不願回港。在1997年前,在英聯邦合資格註冊的醫生便能在香港執業,醫生增長幅度明顯比近年要快,正說明了繁瑣制度令人卻步。

延伸閱讀:假如醫生人手足 為何睇病排長龍?

當然,執業試作為專業考試,有一定的把關作用,亦無必要回復「英聯邦醫生」的舊路。但容許世界著名有信譽的大學得到豁免,並不過分。而且他們在公共醫療體系服務期間,亦有足夠時間觀察他們是否能適應本地制度和病情。政府增加醫療體系的資源,一方面固然要改善公共醫療系統醫生的待遇,留住有經驗的醫生,另一方面亦應該放寬外地醫生來港的制度,吸引更多外地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