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什麼、不是什麼?
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在就施政報告諮詢公眾意見,政黨政團莫不進言獻策。民建聯以「發揮優勢、開拓機遇」為題,工聯會冀「激發勞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A4聯盟主張「創新求變拚經濟、凝心聚力建未來」,各有主題的G19離不開拼經濟、惠民生、創新求變。
經民聯繼7月23日向特首提交建議書,主張推動高質經濟、高質惠民、高質治理後,8月1日再就落實三中全會《決定》發布研究報告,以「改革求變抓機遇、實現香港新發展」為主題,標誌着「改革」二字正式登場於建制陣營的論述。
「改革」二字只在報告書中出現七次,一次在標題,四次涉及國家改革開放或全面深化改革,餘下兩次是引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的話,希望香港「銳意改革」、「通過改革創新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當不少人仍然停留在改革的主體是國家時,經民聯引述夏寶龍的話指出香港也要改革,單就此而言,始終是值得肯定的。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在前年七一指出香港要「積極穩妥推進改革」,惟「改革」二字在香港政治輿論中猶如石沉大海。直至夏寶龍在三中全會後把話說的更明明白白,要求香港「銳意改革」、「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改革」二字才泛起陣陣漣漪。
在經民聯的記者會上,其主席盧偉國回應如何理解夏寶龍提出香港要改革時,表示對方是在鞭策,而不是負面批評,也不等於香港做得不好。這種對於改革不等於否定的強調,或許正好解釋了政界何以對「改革」二字諱莫如深,畢竟多數人都希望團結支持政府施政,而不是否定他們的努力。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也沒有否定以往的發展路徑。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也不是要否定此前35年的努力。但習近平當時亦承認,國家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甚至毫不諱言地一一列舉出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
甚至到了二十屆三中全會,亦即是全面深化改革已逾十年之後,習近平仍能列舉出「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等等」一系列問題,這又怎會是對過往努力的負面批評和否定?
恰恰相反,如果對問題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全面深化改革也無從說起。為什麼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就是因為改革的前提是實事求是,必須對於現實有客觀判斷,對於環境變化有科學認識。改革從來不存在否不否定、負不負面的問題,更像數學解題、科學研究一樣,是對社會問題、發展問題的客觀探究、科學解決。
也是唯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改革、推動改革,改革才不會淪為誰否定誰的權力遊戲,提出問題也不會是政治不正確、不合群。如果我們仍然只是唱好香港的優勢,安於哪裏做得好的話,為什麼香港要改革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無法指出香港面對哪些突出問題,發展中存在什麼結構矛盾,改革無從說起。無怪乎三中全會提到「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衝破思想觀念束縛」,才說「突破利益固化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