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西、華富邨與花墟——那個1960年代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大坑西邨住戶的遷出限期屆滿。華富邨落實分三期重建,首批華安樓及華樂樓會在2027年清空。花墟一帶啟動重建程序,將發展成為水道公園及第三條花墟步行街。

三項重建並非純粹巧合,而是那個年代的發展在一甲子後也差不多是時候重新規劃。

踏入196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發展起來。在港島,蟾宮大廈、海灣大廈、海濱大廈、峰景大廈等一個接一個落成。在九龍,啟德大廈、文華新邨等亦相繼落成。然而,住在徙置區、等待遷出的基層仍然眾多,可負擔住屋的需要尤其逼切。

港英政府在1959年向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批出1000萬貸款,還款期40年,年利率5厘。在1961年又以特惠地價批出石硤尾一幅土地,以安置受大坑西徙置區清拆影響的租戶,也就是後來的大坑西邨。批地條款規定單位須出租予低收入市民居住,平民屋宇公司在未經政府同意下亦不可出售、轉讓或抵押土地或其上樓宇。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業權人希望將大坑西邨重建為豪宅卻不得要領。

雖說歧樂嘉、郭伯偉都信奉自由放任經濟,但政府貸款及批地、私人公司興建出租房屋的構想還是得到落實,可說是公私營合作以解決房屋問題的範例。如今大坑西邨居民遷出限期屆滿,市建局和平民屋宇公司合作重建,以提供1300個單位重置現有住戶以及2000個「首置」住宅單位以市場折扣價出售,某程度上總算延續了當年之理念。惟時至今天,政府有多少能耐動用市場力量以提供可負擔房屋?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門可羅雀,首置項目流標收場。

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華翠樓及華景樓則於1978年加建。在1980至1981年度高峰時,華富邨共有51,739人居住。(廖雁雄攝)

那個1960年代,還有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華富邨。誠如建築師廖本懷所說,華富邨不只是公共屋邨,更是供五萬人生活的小市鎮。因此,那裏有幼稚園、小學、中學,有街市、老人宿舍、停車場,更有當時大會堂圖書館以外唯一的公共圖書舘。

位置雖遠,但華富邨依山而建,空中走廊等設計配合園境布局,最高峰曾經住了超過五萬人,足見其為港島基層提供了一個價廉物美的居住之選。如今香港不但公屋短缺,輪候時間接近六年,而且一直沒有擴大對象階層、提高定位。對比60年代的華富邨尚且設有停車場,現在的公屋停車場卻成為了加強篩查的工具,香港的公營房屋何時才能擺脫要夠低收入才能入住的定位?

市區重建局今日(15日)公布洗衣街/花墟道重建計劃,以改善區內規劃及建構「城市水道」等。(盧翊銘攝)

60年代的香港,還有花墟。

花墟本來不在花墟道,而在界限街。界限街就是新界花農和西洋中產的交易之墟。今天仍夾在花墟道和太子道西之間的那十幢戰前唐樓,當年就是那些中產入住的摩登住宅。及至1960年代花墟改成花墟公園,以及旺角大球場建成,花墟就來到了球場南面的花墟道。也是在那個年頭張愛玲住在花墟道,直至搬去加多利山。

不過正如市建局所形容,現在的花墟車位不足引致嚴重違泊,公眾上落貨泊位亦不足,路邊上落貨情況嚴重,導致行人路面積不足,令市民被迫行出馬路。花墟的阻街問題去年更一度成為網上熱話,連執法人員亦顯得無計可施。此外,花墟一帶的休憩空間不是被圍欄及花槽包圍,就是夾雜在設施之間,部份更毗鄰垃圾站及公廁。

花墟作為民間社會自然發展出來的小社區,早已成為香港一道獨特的風景。甚至比起現在那些日繽紛、夜繽紛,花墟更值得香港人和遊客前往。但再美的風景如果缺乏保育規劃,同樣可能會變形走樣,淪為老化舊區。這次市建局的發展計劃估計受影響住戶275個及地舖商戶33個,相信執行困難不大,但只佔整個《油旺研究》的一小部份。「旺角東—水渠道城市水道」還包括太子道西以南、沿城市水道兩旁的商業發展,而油旺更新還有旺角街市更新活化發展、亞皆老街商貿/聯繫樞紐等發展節點,不知要待何年何日。

接連三個重建項目,傳來19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社會高速發展的歷史回聲。現在香港力求經濟復甦,希望再次在國際社會上綻放光芒,但一個甲子過去,我們進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