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凝|在世界人道主義日談後衝突的加沙醫療人道需求

撰文:陳英凝
出版:更新:

陳英凝專欄

今天是聯合國世界人道主義日,除了值得為世界上正身處戰爭和衝突中的難民百姓所要面對的困難作出反思,更應珍惜能在和平又安全社區中度日的可貴。位處中東以色列、埃及和地中海夾縫中的加沙地帶,被衝突和政治動蕩困擾了差不多四分三個世紀,一直面臨滿足其龐大人口醫療和人道需求的巨大挑戰。當前的以哈衝突再次造成巨大的人命傷亡和廣泛破壞,加劇了應對衝突後醫療人道救援需求的挑戰。

逾4萬死亡 遺1萬孤兒 近10萬受傷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過去大半年的衝突導致超過40,000人死亡,其中超過10,000名為兒童;聯合國婦女署4月時估計,超過10,000名婦女死亡,當中有約6,000名母親,並遺下19,000名孤兒。戰火又導致超過92,000人受傷,而加沙36家醫院中卻僅有16間仍然能部分運作。由於衝突令糧食運輸癱瘓,當地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接近饑荒狀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每天約有70名兒童在這場衝突中受傷,更多兒童因被捲入暴力衝突而心靈受創,超過100萬名兒童需要精神健康支援。樂施會估計,當地大部分的供水設施受損,88%地下水井和所有海水化淡和污水處理廠遭受破壞,當地人每天只獲4.75公升用水,只及緊急狀態下建議最低可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使民眾尤其兒童感染水傳播性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

醫療設施的損失意味人們可獲得基本健康服務大幅減少,這包括創傷護理、孕產婦健康和慢性疾病管理。水和衞生(water and sanitation,WASH)基礎設施的破壞加劇公共衞生風險,增加水傳播性疾病蔓延的可能性。同時,衝突導致當地經濟崩潰,可用於醫療用品和人員的資金變得稀缺,對健康部門產生了直接影響。另外,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估計,加沙人口中將近90%(190萬)已被迫流離失所,超過六成的加沙住房被摧毀、不適宜居住或受損。

加沙的醫護人員面臨更多的挑戰,包括醫療設施遭受攻擊、醫療用品嚴重短缺,以及在這些有限條件下提供醫療護理要面臨的道德決擇。這些因素加劇他們的壓力和焦慮,並產生普遍的無助感。此外,同事在衝突中喪生以及需要在極端條件下與患者家屬進行複雜的溝通,加重了他們的情感負擔。再者,醫護人員自身也缺乏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足夠的營養和安全的飲用水,進一步削弱他們有效提供醫療護理的能力,進而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媒體缺乏對這些醫護人員足夠的報導和支持,也加深了他們的孤立感和被忽視感。

+2

人道援助最低標準 指引加沙醫療需求

環球計劃手冊《人道主義憲章與人道救援響應最低標準》作為人道救援領域中最廣為人知且具國際公信力的一套共同原則和供應各種維生物資最起碼的標準,可以為如何滿足後衝突的加沙醫療人道需求提供指引。

環球計劃項目於1997年成立,是日內瓦國際志願機構理事會(ICVA)下轄的一個自願性倡議,旨在集合各個人道機構的知識和經驗,以改善人道援助的質量,並使人道機構對其成員、捐助者和災民更好地負上責任。參與制定這些原則和最起碼援助標準的專家和顧問來自包括國際特赦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樂施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衞生組織和世界宣明會在內的主要國際人道機構。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合辦的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團隊自10年前起被任命為環球計劃首個中國聯絡點,以推動這套國際公認的人道援助最低標準。最新版的2018 年環球計劃手冊出版了多種語言版本,包括CCOUC有份參與翻譯的中文版。作為環球計劃中國聯絡點,CCOUC同時開發了全球首個以簡體中文和普通話介紹環球計劃標準的在線課程《人道主義憲章與人道救援響應最低標準:環球計劃的實踐》。

課程不僅廣受認可,內容亦豐富且易於理解,有助了解按環球計劃標準指導的人道實踐,並提高中國的災難和人道救援水平。課程透過五個篇章,系統地講解環球計劃標準的主要內容及其實踐。第一章是「什麼是環球計劃」,亦即是環球計劃的介紹課。內容包括環球計劃組織的起源、其核心信念、人道主義憲章、保護原則和人道主義核心標準。第二至第五章是技術章節,集中討論在最新的2018環球計劃手冊中的四個技術章節,包括供水、環境衞生及衞生促進;食物保障及營養;臨時住所和安置;以及醫療衞生。這個免費視頻中文在線課程可以在「學堂在線」(Xuetangx)網上學習平台上註冊修讀。課程有助學生和從事相關工作的人道工作人員探索國際環球計劃組織及其獲全球承認的人道援助最低標準。

CCOUC團隊於2018年發表的羅興亞難民危機分析論文中,也辨認出居住在難民營的流離失所者要面對的健康風險,牽涉與環球計劃標準密切相關的五個主要領域,包括水和衞生、食物和營養、住所和非食品類物品、健康服務(包括基層醫療),以及健康信息。水資源有限和水質欠佳、食物中毒、甲肝和戊肝、營養不良都構成了巨大的健康風險。環境健康風險包括火災、室內空氣污濁、蟲媒傳染病、受傷和洪水。 此外,缺乏保護健康的非食品類物品(例如鞋類)和有助維護尊嚴的物品(例如女性衞生用品)也造成問題。易於攜帶的醫療文件例如免疫接種卡和基本醫療歷史摘要卡也很缺乏。

加沙近半長住難民營 衝突後援助重建複雜

國際醫療非政府組織在應對後衝突加沙地帶的即時和長期醫療人道需求方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包括:

・為在衝突中受傷的人士提供緊急醫療護理,包括手術、康復和術後護理;
・提供基本的藥物和醫療設備,以補充在衝突期間耗盡的庫存;
・協助重建受損的醫療設施,以恢復提供醫療服務;
・通過培訓和資源支持當地的醫護人員,增強他們應對增加了的醫療服務需求的能力;
・實施疫苗接種運動,預防傳染病爆發;
・改善水和衞生設施,減低在後衝突環境中可能猖獗的水傳播性疾病的風險;
・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以應對人們所經歷的心理創傷,尤其是兒童;
・培訓當地專業人士提供心理社會支援,幫助社區應對衝突的後遺症;
・制定可持續的健康計劃,應對人口的慢性疾病和其他長期健康需求;
・倡導提供普及醫療服務,努力消除人們獲得必要醫療護理的障礙;
・與當地非政府組織和衞生當局合作,確保他們的工作有良好的協調,並能與人口的健康需求保持一致;
・進行倡議,提高各國人民對加沙健康挑戰的認識,動員國際人道援助的資源;
・根據加沙人口的具體需求度身定做干預措施,包括把文化和政治背景納入考慮範圍;
・進行評估,監測健康情況並評估干預措施的影響,確保援助有效且到達有需要的人群。

加沙的戰後情景呈現出一系列複雜的醫療和人道挑戰。解決這些需求需要多面向的方法,包括即時的醫療援助、長期的經濟復甦以及對經歷了反覆創傷的人們提供心理支援。加沙的複雜性在於,在最近大半年的衝突之前,已有近一半的加沙人口常年居住在難民營中,這些營地已經從帳篷變成了簡陋的混凝土貧民窟。這些人抗拒被稱為「加沙人」,因為這削弱了他們作為難民返回以色列原居地的權利。加沙重建過程需要大量的國際支援和合作,以解決該地區廣泛的人道和重建需求。獲取足夠的資金,以支持加沙的醫療設施運作、心理健康服務以及重建醫療基礎設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全世界必須團結起來,確保加沙人民獲得重建生活和社區所需的關心和支援。

在世局風雲變幻的這個時代,CCOUC將繼續毋忘初心,積極在醫療人道救援相關的議題上進行研究和教育,為全球有需要的人民盡一分力。

陳英凝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及助理院長(外務)、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