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美大選】不用民調,以其他方法預測選情,特朗普會贏嗎?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階段,距離投票日只剩下約一個月。到了今天,很多人仍覺得若負面新聞不絕的特朗普當選,實在不可思議。但他勝出的機會有多大?我想,也許是時候介紹一下美國學界和媒體如何做選舉預測(election forecasting)。

資料圖片

簡單起見,姑且不談選舉人票,只談「popular vote forecast」。談預測選舉結果,港人最熟悉的是選前民調。在美國,很多大學研究中心、主要傳媒機構,和私人研究機構都會做選前民調。由於民調有抽樣誤差,不同民調的結果會有差異。於是,又有機構會將民調結果整合。例如《Huffington Post》就做了一個每天更新的民調整合圖(下圖)。到10月5日,希拉里領先6個百分點。

《Huffington Post》就做了一個每天更新的民調整合圖,到10月5日,希拉里領先6個百分點。(Huffington Post網站擷圖)

整合民調並不簡單。如何選擇包括和不包括哪個民調、是否每個民調佔同樣比重、如何將每個民調的結果轉化成每一天的結果、如何處理民調之間在題目用詞或答案選擇上的細微差異,這裏有一大堆原則和技術問題。

但整體來說,美國傳媒對民調的處理算是專業的。這從他們如何報道民調結果中可見。縱使整合了多個民調,《Huffington Post》都不敢過份簡化地說誰在領先,而是說:「我們的模型得出的結果,是希拉里非常有可能正在領先(在多於99%的模擬試驗中,希拉里領先特朗普)。(Our model of the polls suggests Clinton is very likely leading. (In >99% of simulations, Clinton led Trump.))」

民調以外 還有多種方法預測選情 

不過,民調只是選前預測的方法之一。2004年,幾位學術界人士成立了PollyVote,專門進行選前預測的工作。PollyVote的選前預測就包括六種方法。除了民調外,另外五種方法是:

  1. 預測市場(prediction markets)

讓人們在誰勝誰負的問題上「下注」,以人們下注的情況來預測結果。

  2. 家判斷(expert judgment)

讓專家組成的panel提供判斷。

  3. 指數模型(index models)

以一些跟候選人相關的指數,如民眾覺得兩位候選人處理政策的能力等,來預測候選人的支持度。

  4. 市民預測(citizen forecasts)

讓市民自己估計誰勝誰負,但跟預測市場不一樣,市民預測不涉及「下注」,估錯沒有成本。

  5. 計量經濟模型(econometrics)

跟指數模型相似,但這些模型特別看重經濟環境的影響。

以上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基礎,也各自受到不同的質疑。但籠統地說,PollyVote認為,運用多種方法,得出來的預測應更準確。截至10月4日,六種方法統合起來,PollyVote的預測是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得票比例為52.4%對47.6%。如下圖所示,六種方法中,有五種都預測希拉里會勝出。只在計量經濟模型裏,特朗普會險勝希拉里。

六種方法統合起來,PollyVote的預測是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得票比例為52.4%對47.6%。(PollyVote網站擷圖)

對我來說,計量經濟模型最有趣。這不只是因為它在這一刻的預測「零舍不同」,而是因為它背後的學術意義,以及它點出了這次選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

以選舉年經濟表現與總統支持度 預測選舉結果

計量經濟模型,跟美國政治科學中retrospective voting的概念密切相關。所謂retrospective voting,就是指在總統選舉中,美國選民基本上是通過「回顧過去幾年」現任總統的表現,和社會的經濟狀況來決定投給誰的。很多學者分析過去幾十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發現總統選舉中執政黨候選人的得票率,其實可以在選舉前幾個月時,用幾個簡單指標,就已經能夠頗為準確地預測得到。

例如PollyVote有包括在計算之內的「Time for Change」模型,由Emory University政治學者Alan Abramowitz設計。他用了選舉年第二季的年度化GDP增長、選舉年6月時現任總統的支持度,以及執政黨參選人是否就是競逐連任的現任總統,來預測執政黨候選人的得票率。過去7次選舉,該模型得出的預測和最後結果的差異,平均只有2.2%。今次選舉,根據Time for Change模型,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得票比例是51.4%對48.6%,特朗普會勝出1。

今次選舉,根據Time for Change模型,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得票比例是51.4%對48.6%,特朗普會勝出。不過,模型設計者Abramowitz已經公開說,他自己都很懷疑這個預測結果。(路透社)

今屆預測不能作準 皆因特朗普?

不過,Abramowitz已經公開說,他自己都很懷疑這個預測結果。他指出,這模型假設了一個選舉中,兩個政黨均會派出能團結黨內支持者的主流候選人,同時雙方都會進行一場有水準的選舉工程。但他認為特朗普既不是一個主流共和黨候選人,看來亦不像可以進行一個有水準的選舉工程。所以,他自己仍認為希拉里勝出的可能性較高。

Abramowitz不是自打咀巴,這反而是顯示了一種對選舉預測較成熟的態度。每種預測方法都有其理論和方法假設,對那些計量經濟模型來說,雖然理論假設來自模型設計者,但一旦建立了模型,做預測的就是模型本身。設計者可以反過來加上個人觀察及其他資料,再判斷模型得出的結果是否「可靠」。

也可以說,計量經濟模型其實不是純粹為了預測結果而做的。這些模型在學術上的重要性,在於它們展示了「基本因素」如何為選舉結果設定了一個「基本盤」。如果到頭來某次選舉結果跟「基本盤」很不一樣,重點不是批評模型出錯,而是去分析有什麼因素使該次選舉結果偏離基本因素。

但以上的討論也代表,今次選舉背後的一些基本因素,本來是對共和黨候選人有利的。在一個「正常」的世界,共和黨能派出一個「正常」的候選人參選的話,勝出的機會絕對不低。以現在的形勢看來,若共和黨輸,就真的是輸在特朗普身上了。

 

附註:

1. 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Abramowitz自己的解釋【傳送門】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