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本地科創力量 千萬開發熔噴布機 香港將可一條龍產口罩
「口罩荒」雖然已經過去,但香港口罩廠購買口罩的關鍵上游材料「熔噴不織布」時,仍面對賣家抬價,內地當局扣關,甚至劣質假貨問題。
有本地創科公司就瞄準機會,開發並出售熔噴布生產機,並教授本地口罩廠製作熔噴布的技術,確保口罩廠的上游材料供應,完善整條口罩產業鏈,香港將可一條龍生產口罩。
公司負責人何寶琪表示,公司至今投入千萬資金開發,開發初期生產機只能產出不合格的熔噴布,幸得城大專家相助,兩個團隊日以繼夜合作,才掌握熔噴布生產機的技術及原理,可以將機器及技術教授予其他口罩廠。她又表示,公司班底、工程師都是香港培訓本地科研人才,對生意有很大信心。
「如果香港廠商自己可以掌握造熔噴布的技術,他們已有好的原料,就可以確保口罩是最好的口罩。」架著眼鏡,說話爽快,語速有點像台灣網紅「理科太太」的何寶琪,是創科公司Pure Living的行政總裁。她說:「關鍵點解成日話口罩唔合格,其實是他們沒有最好的熔噴布!」
解決口罩荒 關鍵在「熔噴布」供應
何表示,疫情一開始,不少生意朋友都向她求救,其實為他們公司覓得口罩供應。何初時只著力生產口罩,但不久便發覺要解決口罩供應,關鍵不是生產口罩,而是更上游的材料「熔噴布」。
口罩能發揮過濾功能,關鍵是口罩內有薄如紙巾的熔噴布。熔噴布決定口罩的過濾能力以及口罩的透氣舒適度。受疫情影響,熔噴布價錢由4萬猛飊20倍,但有錢亦不保證供應,「當時我們向有實力的熔噴布廠查詢,對方回應『明年你再試下問』。」何分享,當時想熔噴布不穩定,內地又扣關,就算買到亦不確定品質,自己總不能生產劣質口罩,為什麼我們不在香港生產熔噴布呢?
大陸廠商賣熔噴布生產機 二手「拋光」當一手
於是公司一月份開始籌備,她原本只打算買熔噴布生產機,製作熔噴布,但試過派工程師去國內準備購機,調查後竟發現大陸廠商將設備重新「拋光」翻新,便將二手設備翻新當一手設備賣。原來連熔噴布生產機都「大有學問」,反思自己公司有化工背景,又有研發團隊,索性決定開發熔噴布生產機,向香港及海外口罩廠售賣機器及生產技術。
「做口罩(難度)係一粒星,做熔噴布係9粒星。」何表示,初期公司購買了熔噴布生產機並置於深圳廠房,便不斷研究生產機的各組成部份,以及熔噴不織技術。所謂熔噴不織技術是以先將聚丙烯的膠粒(Polymer Chips)熔化,之後用空氣將液化的聚丙烯噴成超細的絲,最後卷成布狀,過程有別於紡織布料。「布係造到,機都能夠運行到,但塊熔噴布仲係穿窿。」於是她向大學老師求救,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的陳國華教授,陳當晚便為她介紹熔噴不織技術專家,在城大任教的胡金蓮教授。
本地科研骨幹 產品已達到美國歐洲標準
胡金蓮教授約四月開始擔任公司顧問,她回憶指Pure Living初期製造的熔噴布「拮手」,一般口罩的熔噴布要求的纖維粗度是1至5微米,但該熔噴布纖維粗度卻達30微米。之後胡的大學研究團隊協助,主要調校機器的參數,最重要聚丙烯液化後的溫度,而室內濕度、溫度都有影響。他們又研究聚丙烯的配方,至少試左4種材料。胡很有信心說:「目前以該公司的出品,已達到美國歐洲標準。仍未比得上日本的質素,仍要更努力做得更好。」
現時公司的熔噴布生產機,已可生產出達BPF99規格的熔噴布。克服技術困難,全靠一班本地科研人才。「我絕對支持本土研發,我們已有一班培訓好的工程師。」Pure Living原本主業是以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為各大學實驗室、藥廠、化驗室等提供自動化分裝系統及製作高純化學試劑,屬科學園科技創業培訓計劃之重點科培公司。何寶琪本身亦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她表示公司的研究骨幹,大多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等本地大學的畢業學生及博士,「本地人才絕對應付到優質科研發展,我過往經驗得知本地畢業生能力好強!」
千呎無塵車間便可裝配 未來作更多研發
「我們可以提供30部熔噴布生產設備,估計順利推出市場後,2至3個月可達至收支平衡。」何表示,她們公司開發的熔噴布生產機初步訂價約400萬元,一個月可出產10噸熔噴布,口罩廠只需大約千呎的無塵車間便可裝配。她們會提供本地技術支援及特別配方的聚丙烯供應。由於目前熔噴布價格仍高企至七十萬元一噸,供應亦不穩定,何認為熔噴布生產機,在香港以至海外都有需求,自信很有商機。
「戴口罩已經是必須品,消費者會選擇有品牌及有質量的口罩。」何說「熔噴布是一個技術,不只可以做口罩,有很多防護衣服、醫療應用,都需要更優質熔噴布。將來如果有收入,我們可以投放在大學,做更多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