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熔噴不織布全球缺貨 城大教授:香港有條件生產

撰文:陳潤南
出版:更新: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冠肺炎全球爆發,香港本土製作口罩防疫,卻受限於口罩關鍵布料熔噴不織布(Meltblown Nonwoven)短缺。一時之間,熔噴不織布成為全球爭逐的「珍稀」。
城大教授胡金蓮在課堂教不織布物料十多年,對相關技術製造及產業十分熟悉,她說相關技術最初由美國海軍發明,現時仍由歐美主導,但不少生產線在中國,她相信近日中國復工增加產量,熔噴不織布的全球供應會得改善。
她表示,自己在香港的實驗室如果得到支援,可製作熔噴不織布樣本,雖然未能大量生產,但就認為香港有條件生產熔噴不織布。即使在疫情完結後,香港生產熔噴不織布仍在商業上可行。

剛轉職到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的胡金蓮教授,之前在理工紡織及服裝學系研究人造蜘蛛絲及纖維物料著名。胡教授說最近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她查詢布料抗菌性問題,但大家未有提及口罩問題。胡說自己在荔景有實驗室,如果有配合及支援,她可以製造熔噴不織布的樣本,「可以做點樣本,不能做生產。」

胡金蓮教授向記者解釋,口罩中關鍵的熔噴不織布的特點。(李澤彤攝)

「給我錢(購買機器),我就可以把所有配起來」

胡教授故鄉是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在香港從事研究及教學26年的她,見證香港紡織業興衰。她表示,目前實驗室沒有製作無紡布的機器,但由於一直有不少聚合物處理(Polymer Processing)的機器,實驗室可以製作膠粒(Polymer Chips),並再加工成纖維。她認為可以在以上基礎上開發熔噴不織布,「這個需要有一個機會、項目……主要是沒有公司要我們做。如果給我所有錢(購買機器),我就可以把所有配起來。」之後再分享相關工藝及生產數據。

她認為香港有條件生產熔噴不織布,以紓緩口罩荒,即使疫情之後仍可發展及創新。如果有商人或政府給予支援,加上她目前的研究技術,「其實我覺得熔噴不織布(在香港)是可以發展的,因為它可以做很多產品、創新。」她說熔噴不織布潛能很大,「口罩做完做空調(過濾)、甚至窗廉都得。」至於價格方面最主要看市場規模,她強調:「香港著重創新,這個很有潛能。」

工人在熔噴無紡布車間生產過濾無紡布。(新華社)
+1

製作熔噴不織布 如捲綿花糖

她表示口罩的主要材料為熔噴不織布及粘紡不織布組成,事實上兩種布料的都由聚丙烯(PP)組成,只是加工成布料的技術不一樣。

熔噴不織布是以先將聚丙烯的膠粒(Polymer Chips)熔化,之後用空氣將液化的聚丙烯噴成超細的絲,最後卷成布狀。胡形容,整個過程就像捲棉花糖。用熔噴方法製造的不織布,纖維很幼,質感較柔軟及輕身,但纖維分佈不均,易破;用途方面可作過濾、吸油、成衣等,十分廣泛。而且熔噴不織布製作速度快,用料很少。

而粘紡不織布就是聚丙烯熔化壓成布狀,纖維較粗,比熔噴不織布的纖維粗數十倍至百倍,分佈較平均亦較為堅固,因此製作成口罩時可保護易破的熔噴不織布。

熔噴不織布的生產過程圖解。(網上圖片)

熔噴技術歐英領先 可應用創新產業

胡教授指,熔噴技術由美國海軍發明,當時應用於處理儀器時隔離輻射,後來被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oration)普及成民事用途。熔噴不織布的製作技術仍在發展中,目前由歐美、日本等地跨國化工公司帶領,例如美國杜邦公司(Dupont)和東麗株式會社(Toray)。相關公司的熔噴技術已可製作達納米級幼度的熔噴不織布,應用在醫療等創新產業,例如洗腎機,最新研究更利用作細胞組織培育。

胡說,熔噴技術中最難掌握的是噴絲部份,因為要決定粗幼、方向、纖維的分佈。雖然先進的納米級技術主要由發達國家掌握,但不少公司的普通產品的生產線都設在中國,相關機器成本大約200萬至1000萬港元,但機器佔面積比較大,一般是規模比較大的工廠才有。

「(熔噴不織布)普通產品中國造得很好,是高檔產品才有距離。」她認為疫情發展迅速,因此之前的生產量才追不上,近期中國準備復工,擴大生產熔噴不織布後,相信可以滿足到各國的需求。

2月6日,海南澄邁欣龍控股公司工人在熔噴無紡布車間裁切生產出的過濾無紡布。(新華社)
疫情肆虐,全球都缺口罩,目前中國正在全力生產口罩等物資。(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