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馬拉松.來稿】賽道頻頻踩中垃圾 膠樽亂丟令人嘆息
文:Sealion Kwok
每年香港最多人參加的體育活動「渣打馬拉松」(下文簡稱渣馬)已於昨天(21日)完結。今日就由報名至完賽作總結感想吧。
去年八月中開始以達標成績及抽籤報名。由於已數年無參加,跟大部份人一樣循抽籤途徑報名,當時本人在此(01博評)提出,希望大會考慮增加名額分配透過度及抽籤透明度。賽後有跑友提出,改回以先到先得報名方法報名可提高出席率,觀乎今年出席率83%,2017年首次抽籤86%,近十數年出席率則徘徊八成多。出席率除了個人原因例如賽日生病,未病癒,受傷休養中或家有要事等外,天氣因素亦是一大影響。一般來說濕冷天氣會降低參加意欲,2016年是當時的「十年新低」83%,天氣寒冷兼有風雨,但今年出席率與2016年看齊。賽會到檢討報名機制時,可以在此方面再作數據分析考量。
到了十二月底,賽會陸續郵寄「跑手包通知書」,後來看新聞得悉有不少寄失了。如搬遷更改地址,參加者有責任通知賽會更新,以免郵遞錯誤。但今年寄失數量多得可以見報的確頗為誇張。一來今時今日什麼都電腦化,差不多所有比賽的通知書已用電郵,渣馬賽會還用郵寄其實相當落後;二來報名已電腦化,但通知書竟然是實物,為何不一併電腦化?此外七萬多封通知書其實頗浪費紙張,一場比賽已用相當多資源,能省一點得一點吧。
到了賽日,今次是首次跑東區走廊作賽道的十公里(上次跑還是尖沙咀經西隧往金紫荊的年代),參加原因是由於從未跑過想體驗一下,結果真的像個大鄉里什麼都要感受過才知道。看電視和傳聞中的人海原來真的太厲害!由等候區往起點區(挑戰組)那種衝鋒陷陣差點被人推倒,再於起點區等候時看清楚,原來起點是相當窄(要預留位置工作人員出入,吹氣拱門亦需空間),不期然想起跌倒和蘭桂坊事故。突然感覺到小腿有點東西,原來是一件便利雨衣,於是拾起棄置於路旁。心想不要掉在路上吧,後面跑上來踏中的話和「踩中蕉皮」有何分別?如自己掉不到都傳遞到近路邊的人幫忙棄置吧。
不久鳴槍開始比賽,擠碰推撞全齊,聽到有人大叫似乎跌倒了,想回頭看一下都不敢,後面的人像巨浪湧來。跑多幾十米又踩中什麼,原來又是一件便利雨衣!快點跑,過了最初的一兩公里應該會好些吧,結果再跑一會賽道就非常通暢順利完成了。
過終點後不遠有工作人員派發「完成包」,反正自備了糧水兼贊助商物資不合用,不取了。回家看新聞看見這張圖片(見附圖)及內文,真是搖頭嘆息。如在水站掉不中垃圾箱,我理解亦是常態,但完賽後有的是時間,亦不相信完賽後累得連眼睛也看不見,為何亂棄? 另一則新聞是關於受傷,原來起點真的有人跌倒,有一位參加者需心外壓急救而且情況非常嚴重,又想起一句老話:量力而為。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