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人.訪】九七股災前通街有錢人 軍營裁縫:英軍做衫不問價
裁縫的一針一線,不但勾劃民生起居,亦能見證歷史的變遷。「阮氏洋服」於香港殖民時代為駐港英軍裁縫軍服,亦藉搬遷至中環街市,店主阮邦冠親歷港人享受股票「大時代」的繁榮,以及面對九七回歸的恐懼。即使於90年代移民潮中,眼見一位位熟客親友移居海外,他仍沒有動搖,「因我的家在香港」。
在七、八十年代,香港主權還未移交,阮邦冠接受了一位英國軍官的邀請,與大哥阮邦飛拍檔,到當時的石崗及赤柱軍營中開店,為駐港英軍做軍服。直至94年,英軍遷出軍營,「阮氏洋服」另覓去處,最終落戶舊中環街市,即當年市政局中環街市活化計劃「中區購物廊」。
被街坊看不起
由做軍服轉戰平民市場,阮邦冠坦言「很不習慣」。他用手比劃稱,原本他的裁縫店在赤柱軍營坐擁2000多呎地方,搬去中環街市後小店不足200呎,「布料和工具繁多,迫得寸步難行」。但最令他難受的是,當洋服店步出軍營後,原來甚麼都不是,近廿年為英軍制造軍服和西服的專業,竟被街坊百姓瞧不起。
西裝用金造?
阮邦冠表示,在赤柱軍營的年代,英軍對洋服店是「絕對信任」,幾乎都不用問價錢,「只要說一句,我要一件Shirt(襯衫),就走了」。他又指,在軍營內,幾歷多代英軍客源,「無需再去找生意,因他們都是長輩和上級介紹」,惟在中環街市營業,「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是New born baby(新生兒),不知你是龍,還是蟲?」他笑言,因當時他造一套西裝至少價錢上千元,一報價,客人就質問收費何解如此高昂,更取笑「Is it made by gold?(它是用金造的嗎?)」
經歷大時代
「阮氏洋服」遷入中環街市的90年代,可謂香港興衰動盪的時期。阮邦冠稱,在九七股災前,香港股票市場興旺,「幾乎周街都是有錢人」,要求用料名牌,手工精緻。「但相比軍服一處也不能出錯,這些要求已簡單得多了。」他打趣說。
他滔滔不絕地說,那時很多客人是富豪級,有客人曾訂造約三、四千一套西裝,更自豪地透露「是股票送的」;亦有客人拿兩塊絲巾要求做一件背心,「我後來才知那兩塊絲巾是Hermes,1000元一條,真得嚇壞我,弄錯了怎麼辦?」那時經濟蓬勃,不少客人做西裝是為傾生意,更有客人稱去一趟兩星期美加公幹,就花公司100萬元。但時移勢易,「現今大部分人做西裝,只是為了見工。」
堅守不離開
阮邦冠回憶起,九七回歸曾引發移民潮,見證一個個熟客移居海外。「客人來一個就走一個」,起初移民的人都身家豐厚,身居高職,但後期移民的趨向平民化,「連普通小市民都要走」。
阮邦冠坦言,曾有不少客人勸他移民,他亦獲英軍邀請到英國開店,但最後仍堅持留守香港。「如無法將整個團隊帶到英國,需重新訓練另一批師傅,而且當地工會勢力大,一切要從頭再來,是件艱難事」,但更重要的是,香港是他的根。「我的和家人都在香港,怎能說去就去?」
難找人承傳
在中環街市耕耘了23年,阮邦冠隨街市活化,現時遷移到大館。無論店舖在哪個地方,阮邦冠認為服務對象不分貴賤,「無論富豪、名人與否,誰踏進我門口,我都會盡心去做,我們是為所有人服務」。
然而,阮邦冠已年屆64歲,終究面對店舖承傳問題。他的兒子不會繼承,有志學徒更是可遇不可求,「有多少人能像我,那麼多年沒間斷自己裁剪、車縫和針縫?這個年代太讀書化,讀書多,面皮薄,又不讓人罵」。而且裁縫行業式微,「教他不知是害他還是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