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聲之綻》古典歌者一對一獻上生命禮讚 專訪藝術家李明維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藝術裝置/表演】人類最親密的肌肉可能是聲帶,這結構綿小卻強大,賦予了我們交流最直接的工具:聲音。在李明維裝置藝術《聲之綻》中,這種肌肉力量被為不同陌生人創造了短暫的信任與親密。

《聲之綻》是藝術家李明維2013年創作表演裝置,他在照顧手術後康復的母親時,二人從舒伯特的樂曲得到慰藉,《聲之綻》正是受此經驗啟發。這作品挑選了五首樂曲以及一群香港古典樂曲歌者,身穿特別設計長袍歌者會隨意接觸訪客,為他們送上一首現場演唱的舒伯特樂曲作為禮物。

這次我們請來藝術家李明維和我們聊聊作品背後故事,以及表演期間發生過的一些往事。

李明維《聲之綻》(2013 年至今)於香港M+的表演,2024 年(M+)

《聲之綻》作品名稱從何而來?

我每一次選擇作品名稱其實大部分是從英文開始,因為我對這個語言比較熟悉,一開始選了《Sonic Blossom》這個名字。那麼為什麼是用花的一個形態來呈現呢?因為《聲之綻》整個作品狀態本身像一朵花,我們作品展期就有點像花朵綻放時間,同時作品形式是由古典歌手來邀請聽眾來接收禮物,同樣有點類似蜜蜂採花粉。展期結束後,這一朵花會自然回到休眠狀態,等待下次綻放,本身有一個生命體在裡面。

作品形式是由歌者在展館裡任意遊走,選擇聽眾來接受獻唱的歌,可以多說一下作品中歌者向觀眾獻禮的概念嗎?

我覺得禮物,尤其在東方社會裡,是生活一部分。我們這個作品是以禮物來呈現,意象就是一首歌。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緣份能接收到這一份禮物,而且這份禮物又是從一位陌生人手裏,或是準確來講是口裡送給你的,又變得更加親密。

李明維(M+)

作品裡禮物的給予和接受呈現了作品張力,如果變成是相識關係,那麼張力便不在了。當它是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禮物,張力才會成立,才可以成為一個藝術作品,不然這個作品就沒有什麼活力,涉及了雙向選擇。而且有意思是——你可以從表情上感受到受歌者心情浮動,也會深深影響歌唱者心情,有時候甚至影響到歌者感動到唱不下去。因為他受到這位陌生人還給他的另一種禮物——正是信任。

有時候歌者唱完,受歌者會不大知道是否要站起來要抱這個歌手嗎,或是跟他敬禮。有一點點陌生人跟陌生人之間的尷尬,我覺得也是這個作品很美的地方。可以說是它是呈現一個人跟人之間關係的一個舞台表演。

這種歌者尋找受禮者,近乎是偶遇設計背後有什麼考量嗎?就是他們要怎麼找呢?

李明維《聲之綻》(2013 年至今)於香港M+的表演,2024 年(M+)

我覺得是以自己的心來找這個人,我跟歌者們說:「你們不要特別設想什麼人比較會接受禮物。」如果是以這個心情來做,幾乎每次這種設想都會被挑戰,但當你用一個純淨心境,在這個空間遊走,然後看到一個你直覺上覺得要給歌的人,就可以接觸。

接下來感覺有點像兩個陌生人跳一支探戈,因為不知道這個人回應是什麼,所以我們也要準備好跟他一起舞動,這跟我們華人講緣份其實是非常有關聯。

那麼當時為什麼會選擇舒伯特的音樂呢?

我們家從小在西方古典音樂環境中長大,自己本身拉小提琴,兩位姐姐是鋼琴和橫笛,而我弟弟以前是學大提琴的。我們家最喜歡的是「兩B一S」:巴赫(Bach)、布拉姆斯(Brahms)和舒伯特(Schubert)。尤其我媽媽特別喜歡舒伯特作品,經常會放同一張照片,後來照顧媽媽時發現那些唱片還保留著,所以我就放給媽媽聽。四十、五十年以前她經常放給我聽,現在我已經六十歲了。當然黑膠唱片會有一定瑕疵,有劈裡啪啦的聲音,但是那個時空感覺又回來了。

李明維《聲之綻》(2013 年至今)於香港M+的表演,2024 年(M+)

那麼會什麼是這五首曲目呢?那張唱片裡共有12首,其中這5首是我覺得音律上讓我非常感動的,而且箇中歌詞大多在講人與大自然關係。

你剛剛提到曾經有表演者感動到無法再唱,可以多分享一點相關經歷嗎?

我記得在巴黎龐畢度中心展覽時,有一次歌者去請一位年輕女孩子來接受這個歌曲,但這個女孩子跟他講說:「我不要,謝謝,不過我可不可以把這個禮物讓給我弟弟?」歌手說好啊,然後她就拐個彎把弟弟從輪椅上帶到歌手前面。

弟弟看上去是重病,因為他有氧氣罩在臉上。當歌詞開始唱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弟弟整個表情非常激動,到最後你看他淚流滿面。歌者也被感動到唱不下去,所以突然之間他破音。這個表演在Yves Klein畫作前發生,美術館非常安靜,甚至可以聽到一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最後歌者才回了神,找到勇氣把這首歌唱完。

李明維《聲之綻》(2013 年至今)於香港M+的表演,2024 年(M+)

那天晚上這位姐姐便替弟弟寫了一封信,給策展人說謝謝你給我弟弟這麼美的禮物。我弟弟在得到絕症前充滿希望,可是此後他覺得世界已經沒有可以讓他繼續活下去的理由,一直到今天早晨,當他聽完這首歌,就覺得生命還是無限,這讓我非常感動。

那你覺得作品中歌者和觀眾的關係,會跟你和母親之間關係有相似之處嗎?為什麼選擇用歌者和觀眾來表達這一段經歷呢?

我覺得人最親密的一塊肌肉是聲帶,當聲帶發出聲音如此富有感情時,其實會激起我們基本的人類情感(Human sentiment)。我為什麼不是用大提琴、小提琴或是鋼琴,是因為我覺得歌聲能用以敘述一件事情,可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懂德文,而且曲中是哥特德文,非常古老,基本上大家是被送禮這個舉動以及曲目旋律所感動。

這次表演不論是男歌者或是女歌者,都穿著一身比較特別的長袍,可以多講一下背後設計嗎?

袍子是我和一位叫Kelima的日籍美國設計師一起設計,我們用兩塊日本和服腰帶來做這個服裝,仔細看能看到布料上刺繡是花、樹、還有一些鳥,這也是和大自然文化有關係。

李明維《聲之綻》(2013 年至今)於香港M+的表演,2024 年(M+)

我們穿上這個所謂「transformative gown」(轉化性長袍),能把一位歌者從一個人變成所謂的半人半神(Demigod)。那麼為什麼是「Demigod」呢?因為他這個禮物,其實是來自另外一個空間來,就是舒伯特創作這些作品的時空。所以這個長袍非常重要,當歌者穿上這個袍子,不僅是視覺上的獨特性讓他在群眾中凸顯出來,也給他一種力量。

這次作品表演的空間有點像教堂,作品本身有沒有一個宗教含義呢?

它有靈性,加上所謂「神聖性」在裡面。這個「神聖性」不是特定天主教或佛教等某個宗教,而是人本身有一個純淨的神聖性。那也是為什麼這個作品,在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裡呈現時,體驗其實都非常相似。因為我們這個作品在講說——「What is it to be a human being? 」我們做一個人,本來神聖性是在哪裡?所以它是一個有普世性的作品。

你覺得是什麼讓它這麼「普世」呢?

我覺得第一是舒伯特旋律真的很美,而且是很短,三分鐘裡面它是非常強力一個動作。第二是這是陌生人送出的禮物,而不是說像我們聽一個CD ,或是說一個認識的人給你。而且它是發生在一個美術館空間裡面,我覺得美術館算是一個「spirit house」,是一座廟宇。這個廟宇裡面有不同美的事情正在發生,譬如說埃及木乃伊、一直到慈禧文物、一直到李明威《聲之綻》,人類精華都在這個空間裡面呈現。

李明維《聲之綻》(2013 年至今)於香港M+的表演,2024 年(M+)

10年過去了,這個作品有任何調整或改變嗎?你對這個作品有什麼新的理解或詮釋嗎?

好像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這個作品是當時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對我進行的委託,那個時候我很傻,把鋼琴部分一遍錄了一次,覺得反正每個人要唱那首歌放那個伴奏就可以。可是那天我馬上發現錯了,因為每個歌者有不同換氣節奏,聲調亦不一樣,這個做法不僅不尊重歌者,對舒伯特作品原來也不是很了解。第二次我的做法不一樣,每一位歌者都有自己特定時間,跟鋼琴家錄他鋼琴伴奏。所以譬如說有五個人要唱這首歌,就會有五個不同伴奏。

然後這麼多年過去了,因為我們歌者、場地,合作過程每次不同,每次都有太多獨特之處,所以我覺得每一次也像是做全新作品。

【展覽詳情】
名稱:李明維:聲之綻
地點:M+ 2層焦點空間
日期:即日到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