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會怎麼復仇?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又譯川普)與共和黨大勝!不只特朗普重返白宮,共和黨也掌控參議院和可能拿下眾議院,形成完全執政(trifecta)。特朗普旋風如何能橫掃全美,「完美復仇」?對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 又譯哈里斯)在選前最後造勢活動中警告選民,一心想復仇的特朗普一旦當選,會帶着「仇人名單」進白宮。到底特朗普當選後,會怎麼報復仇人?「特朗普2.0」對全球政經會帶來什麼衝擊?

特朗普不只拿下七個關鍵搖擺州,而且依《紐約時報》在6日凌晨開票還未完全結束前,針對全美已開出票的各縣所做分析發現,不論四年前這些縣支持誰,如今超過90%的縣都轉向支持特朗普。而且不論就年齡、族裔、學歷、社經地位、都會或農村……等等不同範疇分析,幾乎在所有分類中,特朗普都領先賀錦麗。

2024年11月6日選舉夜,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妻子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小兒子巴倫(Barron Trump)出席佛州集會時一同上台。(Reuters)

特朗普的大勝也說明美國人心思變——全面向右轉,往保守立場靠攏。

現任總統拜登代表的是民主黨主流建制派,這是延續老羅斯福總統(雖然他是共和黨人)的自由主義路線,強調社會公平正義。拜登四年前參選時,民主黨左翼進步派抬頭,代表人物包括2018年29歲就當選眾議員的政治素人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人。

進步派強調認同政治,追求性別、族群、性取向等小眾權益的政治活動,吸引很多年輕女性、少數族裔支持。賀錦麗雖然不像民主黨左翼那麼激進,但是作為少數族裔的女性政治人物,同時也支持墮胎、關注社會弱勢權益,因此能得到進步派選民支持。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會選擇這個原本是總統競爭對手的人當搭檔。

四年前,拜登與賀錦麗的組合成功團結民主黨主流建制派與進步派,進而以些微優勢贏了特朗普。但四年來美國民心改變,認同政治不再那麼具吸引力,人們更關心實際的經濟議題。即使拜登政府四年的確讓美國經濟維持活力,繼續在科技、金融與市場各方面領導全球,也成功阻卻中國的挑戰,但近幾年來通貨膨脹讓中下階層受害,邊境管制過於寬鬆,大批心存僥倖者(包括來自中國的偷渡客)不斷企圖從南方邊境闖關,甚至連一些美國拉丁裔民眾都不滿境管政策。

2024年,賀錦麗本來準備與拜登一同競選尋求連任,但在6月拜登於首場總統辯論交出災難式表現後,備受黨內極大壓力,最終宣布退選,轉為支持副手賀錦麗競選總統(IG@VP)

並不是說歧視、不平等問題在美國已不存在,或是人們已不再關切,而是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一些以身份認同出發的方案並無法解決問題。此外,過去幾年持激進政治主張的年輕女性增加,但相對的,更多年輕男性往保守方向靠攏。他們變得更務實甚至「反動」,更被右翼民粹路線吸引,而這已不只是美國特有,而是幾乎已成全球趨勢。

因此,賀錦麗原本可以為民主黨吸票的優勢不再,她本身除了在墮胎問題上立場鮮明、主張清楚,在重要的經濟政策和其他內政問題上,並沒有可以說服選民的政策主張。在副手選擇上,她也沒找民主黨主流派人物,像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夏皮羅(Josh Shapiro)或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凱利(Mark Kelly),而是選一個較邊緣、偏左的沃爾茲。相對的,特朗普找的副手萬斯(JD Vance)既是矽谷科技富豪代言人,也是出身鐵鏽區底層社會而能獲得農工階級認同的年輕人。

「黑人的命也是命」等左翼運動被認為造成過度的政治正確,開始遭到右翼反撲。(Getty Images)

在這些美國社會本身的變化下,賀錦麗又無力抓住中間偏右選民,讓她在選戰中居弱勢。即使特朗普發表那麼多仇視女性、族群偏見的言論,拉丁裔、非裔民眾支持特朗普的比率還是增加。上述《紐約時報》對各縣投票結果的分析發現,非裔比率超過25%的347個縣,今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得票增加4.1%;西裔佔比超過25%的228個縣中,共和黨的票上升9.5%,白人比重少於五成的290個縣中,特朗普的票則漲6.9%。

微觀因素打敗賀錦麗而非特朗普更強大

上述各種宏觀、微觀因素造成賀錦麗敗選。而且可以看出,並非特朗普比四年前更強大——從他與賀錦麗的辯論就知道,他也是老了,也沒能提出什麼宏觀政策,還是一樣老狗把戲,只是沒有拜登那麼老糊塗——更多的原因是賀錦麗與民主黨無法因應大環境的變遷,政策無法說服選民。

特朗普當選後會帶來什麼衝擊?他已宣稱回白宮第一天就要在「兩秒內開除特別檢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史密斯起訴他非法持有政府密件和干預2020年選舉。他還說,會釋放國會山事件涉案者、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移民遣返、會廢掉「綠色經濟騙局」(Green New Deal Scam)、會開發石油……很多是信口開河,但依特朗普過去歷史,他的確是個睚眥必報的人。

圖為2024年11月4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賓州雷丁(Reading)出席造勢集會。(Reuters)

可以較確定的是,有一組人已在為特朗普規劃上任後的一系列政策,甚至已幫他擬好各種總統行政命令。原本傳聞美國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劃」是在為「特朗普2.0」打造施政藍圖,但被他本人否認。

據《紐約時報》報道,一個由三位德州富豪於2021年創立的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簡稱AFPI),才是「特朗普2.0」背後的建築師。選戰期間,AFPI人馬已迅速滲透到特朗普組織的各角落,其領導人之一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是前特朗普內閣成員,己被特朗普指定為政府交接團隊負責人;執行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則被視為「特朗普2.0」白宮幕僚長的熱門人選。

AFPI為特朗普擬定了政策白皮書《美國第一議程》(The America First Agenda)。羅林斯也曾公開透露AFPI已起草將近300項行政命令,準備讓特朗普上任後簽署。和《美國第一議程》一樣,它也準備更替所有不願向特朗普表忠心的公務員——依他們規劃,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開除公務員。

特朗普可能再度重用前任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主張保護主義的萊特希澤在「特朗普1.0」任內對貿易伙伴不友善。(Getty)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則會讓所有盟友和敵人傷腦筋。拜登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跨大西洋與跨太平洋盟友協同網絡,可能會被單邊主義的特朗普中斷。他也可能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談交易以結束烏克蘭戰爭。

特朗普可能再度重用前任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主張保護主義的萊特希澤在「特朗普1.0」任內對貿易伙伴不友善,但他個人最「偉大」的功績是在1980年代擔任列根政府貿易副代表時,逼迫日本接受各種出口限制以及日圓大幅升值,使日本掉入「失落的二十年」。如果他再受重用,東亞各個貿易出口大國都得小心。

至於美中關係要改善很難。觀察重點在於:特朗普未來四年想和習近平談什麼買賣?台灣也得擔心會不會成為交易標的;或者特朗普又想把台灣當籌碼——如果這樣,也不排除特朗普哪天又會接起台灣總統賴清德道賀的電話。

作者顧爾德是台灣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