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成全球首例「廢棄肝」ALPPS手術 肝癌晚期患者重獲新生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近日完成全球首例「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手術。

醫院介紹,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團隊,近日成功為一名36歲的多發結腸癌肝轉移患者,完成全球首例「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術(分階段分肝切除術)。

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團隊採用「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術,為陳女士徹底清除腫瘤。(澎湃新聞)

2023年2月,患者陳女士確診結腸癌肝轉移(結腸癌轉移至肝臟),她接受12次化療後,同年8月接受結腸癌切除手術,再接受16次化療和1次介入化療栓塞治療。由於陳女士對化療藥物已產生抗藥性,傳統的治療手段無法奏效。

經過深入研究,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團隊決定採用「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術。此手術方法可將「廢棄肝」肝移植與ALPPS技術結合,一周內通過二次手術實現全肝切除,從而徹底清除腫瘤。

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團隊採用「廢棄肝」肝移植聯合ALPPS術,為陳女士徹底清除腫瘤。(澎湃新聞)

整個手術分為兩期。一期手術中,醫生精確地離斷患者的左右半肝,並切除布滿10枚轉移瘤的左葉病肝,再移植一片廢棄的部分左葉肝臟。該「廢棄無用」的肝臟來自於同期行肝尾狀葉良性腫瘤切除時、為確保手術安全而切除的部分左葉肝臟。移植完成後,再細致地結紮了病肝的門靜脈右支。

術後短短一周,陳女士植入體內的廢棄肝臟迅速生長,體積增大約70%,長大的「廢棄肝」已經完全能夠勝任陳女士的肝臟生理功能。手術團隊立即開展二期手術,切除陳女士體內殘留的、藏匿了23枚轉移瘤的右側病肝。

醫院表示,陳女士在術後各方面恢復情況良好,腫瘤標記物CEA從巔峰的3000多迅速降至正常值2.9,術後21天接受了預防性化療,目前已順利出院。

手術示意圖。(澎湃新聞)

專家解釋,肝臟是結直腸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對於許多無法行根治性肝切除術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而言,肝移植可顯著提升其生存率。

據介紹,有些病人的良性肝臟腫瘤會不斷增大且靠近或包繞大血管,為確保手術安全,需要切除部分正常的肝葉腫瘤,既往會當作醫療廢棄物或僅作基礎研究使用。若能將「廢棄」的肝臟保留其動脈、門靜脈、肝靜脈和膽道,則是有功能的肝組織,變廢為寶,甚至可以當作移植供肝治病救人。

ALPPS術是近年來針對肝臟腫瘤數目過多,或體積過大且腫瘤切除後剩餘肝體積不夠的患者而新發展的肝切除術式,它通過兩個階段的手術操作,顯著提高手術切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