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今天怎麼說影評|鍾雪瑩游學修曬演技 以手語呼應狂舞派精神

【看我今天怎麼說/影評】筆者去年同時看過兩部關於聽障人士題材的電影,日本導演吳美保自編自導的《聽見兩個世界》,以自傳小說改編,把真人真事以電影的創作詮釋,而另一部同期觀看,由《狂舞派》、《哪一天我們會飛》導演黃修平自編自導新作,藉著三位人物的設定,道出了聽障人士如何在生活生存。《看我今天怎麼說》黃修平再次探討社會,語言和身份的尊重和認同,鍾雪瑩、游學修和吳祉昊的表現出眾。
《看我今天怎麼說》故事講述方素恩小時候植入「人工耳蝸」,辛苦地學習口語,縱使言談間帶點口音,嘗試成為一位「正常人」,後來更跟同樣使用人工耳蝸的吳昊倫成為代言人,一起推廣人工耳蝸。葉子信是一位聽障人士,他沒有跟素恩與昊倫般配戴耳蝸,反而一直堅持以手語跟別人溝通,後來,素恩漸漸明白子信內心的世界,嘗試放下耳蝸,走進另一個「說話」的世界…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看我今天怎麼說》劇照👇👇👇
另一部關於聽障人士的電影,黃修平以故事的創作,編寫了一個關於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彼此說話的不同定義。方素恩、吳昊倫和葉子信分別是活在不同的階層,面對著不同的生活,各自對自己是聽障人士的身份,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觀。黃修平從三位主要的人物角度,伸延至社會現實的人物,當然,電影是有說教的成份,但是也充滿著不少的正面訊息,貫徹了黃修平的寫實風格。
電影以不少的篇幅,寫下方素恩的背景,而她的角色對於整部電影來說,是對於影片題材的探討所在,本來就是一位聽障人士,但是為了成為一位正常人,植入人工耳蝸,跟別人如常對談,她嘗試要把自己的真正身份埋蓋著,不懂手語,跟聽障這名詞隔絕。葉子信與吳昊倫是好友,後者跟方素恩一樣,植入了人工耳蝸,然而葉子信則堅持以手語作為自己的母語,以手語對話,他才感受到自己是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裡說話。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游學修靚相👇👇👇
The Way We Talk
「手語」是電影的主題,黃修平的電影再次走進社會的生活,年青人的活躍和青春氣氛,延續他的電影特色和格調,無疑,也是在呼應了《狂舞派》的主旨命題,影片的語言由舞蹈變成手語,弱勢社群面對社會的狀況。方素恩嘗試埋藏自己的身份,以平常人的身份在公司工作,只是為了成為一位「正常人」,但是,社會就是如此的現實,一個人的價值和存在意義,成為了互相之間的矛盾,也是電影其中一個探討的問題。
葉子信則是活在平常的世界裡,自力更生,努力工作,對於自己是一位聽障人士,感到自豪,他就是要證明聽障人士,也有本身的生存意義,所以他對素恩起初的表態而生氣。子信夢想是希望成位一位潛水教練,縱使手語能夠讓他可以在水中表達,可是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就是因為先天的問題,令他失去了這個機會。後來,子信教素恩學習手語,讓她走進本來屬於自己的世界,令她感受到在無聲的環境裡,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鍾雪瑩照片👇👇👇
吳昊倫的角色定位,周旋於素恩和子信之間,沒有刻意給他一個定位,他既是跟素恩一樣使用人工耳蝸,同時跟子信以手信對談,對於角色的設定來說,他是處於兩位之間的中心點,同時亦把他們連繫在一起,成為了人物之間的平衡。黃修平這次以三位人物的設定,平實的敘事,隨著他們的定位,他們如何地融入於社會的生活,彼此之間的平等和尊重,刻下也在呼應著《哪一天我們會飛》的兩男一女人物設定,以及《狂舞派》對於年青一代的身份定位等等。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哪一天我們會飛》劇照👇👇
不能否認,片中的三位演員的表現精采奪目,鍾雪瑩第一次跟黃修平合作,是《狂舞派3》演阿良的女友,客串演出,戲份不多,相隔三年後的再次合作,鍾雪瑩成為了黃修平電影的女主角,與顏卓靈同樣於金馬獎與金像獎提名最佳女主角,鍾雪瑩更成為了金馬影后殊榮。鍾雪瑩的演出十分亮麗,自然地把一位聽障人士面對社會生活的抑壓,形成內心的矛盾反覆,嘗試透過說話和手語兩者之間,尋找自己說話的方法,能夠把方素恩這角色演得精準細膩,加上她在片中的說話技巧,以及手語的表達,花了不少的功夫,令人信服的演出。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狂舞派》劇照👇👇👇
飾演葉子信的游學修,同樣是一個具有演出難度的角色,游學修在電影中全以手語演出,他需要透過肢體語言,透過手語及表情的演繹,讓觀眾能夠從他的演出時,能夠融入於葉子信的角色之中,這對於演出的技巧和表達,並不容易,游學修亦能夠把這角色發揮得收放自如,內歛細緻,演技純熟,金馬獎與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絕對值得。
首次參演電影的吳祉昊,是一位佩戴助聽器的聾人演員,經常笑臉迎人,帶著笑容,充滿正面的角色,吳祉昊從現實走到電影裡,把聽障人士在社會面對的不同情況,投進於角色之中,演出自然,恰好自如。
藉著黃修平的創作,在不同的階段過程裡,對於社會不同階層人物的描寫,《看我今天怎麼說》透過聽障人士的主軸,引申伸延至社會不同人物的探討,側寫語言和身份的尊重。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Way We Talk》,透過電影語言,片中人物藉著自己的說話方式,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緒,伸延至語言和身份的反思,縱使說話不同,但是彼此的相遇,一起面對不同的成長經歷,互相的扶持,尋找自我。
【本文獲「是日觀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