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龍II.影評】梟雄張子強唔夠霸氣成敗筆 只因劇本算錯一樣嘢

撰文:影視獨舌
出版:更新:

《追龍II》在今年端午檔期如約而至,內地上映首兩日拿到1億票房,表現可圈可點。但就在6月8號,當日票房已被《最好的我們》反超,未能延續前作《追龍》國慶檔期砍下5.7億票房的優異成績。
口碑方面,《追龍》在豆瓣評分上保持在7.2分,而《追龍II》在上映三天后,評分一路降到5.8分,《追龍》帶來的超高觀眾預期也隨着續集劇情的呈現而落空。

按圖看《追龍II》精彩劇照▼

+10

王晶擅長自我複製,也擅長品牌效益最大化

往遠看,1989年電影《賭神》大獲成功後,王晶又接連拍攝了兩部續集,其中《賭神2》更是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就近說,2014年開啟的《澳門風雲》系列,從第一部到第三部,即使口碑持續走低,也沒能影響他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腳步。

作為《追龍》開天闢地之後的續作,《追龍II》更像前者。雖然人物、情節與第一部關係不大,在真實大案改編的「血統」上倒是一脈相承。不盡如人意的《追龍II》也許並非導演本意,但我們可以暫且管窺真實案件改編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原型人物的特質是改編不能丟的「魂」

時隔兩年,王晶和關智耀再次攜手,帶來了系列續作《追龍II》。不同於上一部以梟雄「跛豪」和「五億探長」雷洛為人物原型,講述香港英屬時的黑幫故事,這部續集的人物原型則是香港回歸前的「世紀悍匪」張子強。

為塑造以張子強為原型的角色「龍志強」,劇組確實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不僅尋找了大量的資料,還對張子強身邊人進行了獨家採訪。在最後呈現的作品中,能看出創作團隊的用心,不管是影片開頭龍志強坐過山車表達遊戲人間的態度,還是將榴槤強迫分享給手下人的霸道性格,又或是最後對於金錢迷戀而涉險過關的行為選擇,確實一定程度還原了一代梟雄的人物形象。

但客觀來講,《追龍II》對於龍志強的塑造還流於片面。從目前呈現的影片來看,當年紅極一時的「大富豪」,只是因錢而去犯罪,他手下的兄弟也只是因為錢而圍繞在他身邊,這顯然與真實人物不符。正如影片開頭所說,「時勢造英雄,一個時代,又怎麼能沒有一兩個梟雄出現呢?」梟雄一定是有其複雜性格的,而在《追龍II》中龍志強這個人物的性格顯然不夠飽滿,也未能展現出原型人物的複雜面。

相比之下,前作《追龍》對於「跛豪」和「雷洛」兩個人物的塑造可圈可點、值得借鑒。在情節設計上,《追龍》簡單交代了兩個人物的過去,讓觀眾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之後的選擇。除此之外,設計必要的情節交代兩人結緣的過程,從而讓人物之後的行為頗具「義氣」和「豪氣」,這些方式都起到了豐滿人物形象的作用。遺憾的是,王晶在《追龍II》中未能從這些方面入手,抓住原型人物的特質。

按圖重溫2017年首部《追龍》劉德華與甄子丹精彩演出▼

+7

張子強這個人物頗具傳奇色彩。他在1996年合謀綁架了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钜,勒索10億港幣的贖金,分得三億;第二年綁架了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勒索港幣6億元;1997年,還策劃綁架澳門着名富豪何鴻燊,後被警方識破,未遂。其前後勒索累計十六億港幣的贖金,甚至被載入了健力氏世界紀錄。

其實靜心思考便可發現,上世紀悍匪張子強的故事如今還為人們津津樂道,在於他每次都「孤身犯險」。就如張子強前團夥成員的回憶,「老大每次做事都親力親為」。張子強能夠身綁炸彈,孤身一人前往李嘉誠府邸索要錢財的人物特質,被《追龍II》遺失了。

除去主角龍志強,《追龍II》對其他人物的設計也有同樣的遺憾。臥底員警何天(古天樂飾)的形象塑造中規中矩,為老婆復仇的博士最後卻為財而亡,使得人物動機前後不一致…故而,即使有梁家輝、古天樂、林家棟、任達華四位金像影帝加持,也並不能挽救《追龍II》的頹勢▼

抓住「主要矛盾」是平衡真實與虛構的法寶

近年來由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層出不窮,但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就一定深刻、成功嗎?這還需要平衡真實案件與故事創作之間的關係。同樣以張子強事件為原型,在《追龍II》之前已有多部改編創作的影視作品,從香港電影《轟天綁架大富豪》、《驚天大賊王》到陳小春出演的《樹大招風》,均選取了綁架富豪兒子索要贖金,而後輕鬆賺得10億港幣的情節。

雖然影片《追龍II》在宣傳之初,就一直綁定原型人物「張子強綁架李嘉誠的兒子」這個經典案件來宣傳,但在《追龍II》的實際劇情中,卻沒有選取這個作為故事主體,轉而以龍志強想要收山前的最後一票切入敘事。對於這種設計,導演王晶確實有自己的考量。他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想要在故事中秉持中立觀點,打造悍匪的悲劇特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導演選取真實案件中張子強被捕前的「最後一單大茶飯」作為切入事件,合情合理。

雖然影片《追龍II》在宣傳之初,就一直綁定原型人物「張子強綁架李嘉誠的兒子」這個經典案件來宣傳,但在《追龍II》的實際劇情中,卻沒有選取這個作為故事主體,轉而以龍志強想要收山前的最後一單大茶飯切入敘事(《追龍II》劇照)

可惜的是,這種方式實際呈現出的效果並不好,即使真實細節已不可考,但張子強實施綁架後,隻身闖進李家並能要到贖金,而後全身而退的真實情境還是極富戲劇張力的。即使這個情節被眾多影視作品反復翻拍,但還是有其「不能免俗」的必要性。

加之《追龍II》中龍志強因為怕死,把身縛炸彈索要贖金的任務推給何天,這種人物行為的設計,大大削弱了「世紀悍匪」的梟雄形象。即使何天的警員身份提前暴露,玩了一把為觀眾熱議的反套路,也未能掩蓋導演的信心不足,導致最後戲劇的高潮場面變味,其主題意義變成與正能量滿滿的《拆彈專家》別無二致。在這個過程中,觀眾滿懷期待的梟雄電影也退化成了平庸的警匪片。

加之《追龍II》中龍志強因為怕死,把身縛炸彈索要贖金的任務推給何天,這種人物行為的設計,大大削弱了「世紀悍匪」的梟雄形象。即使何天的警員身份提前暴露,玩了一把為觀眾熱議的反套路,也未能掩蓋導演的信心不足(《追龍II》劇照)

「世紀悍匪」張子強的真實案件並未拍出新意,這讓人遺憾也讓人疑惑。在改編過程中,應如何把握好案件真實性與故事戲劇性之間的關係,才能讓作品成功且有深度?

實際上,近年來華語市場上多部由真實案件改編的作品都頗具借鑒意義。《我不是藥神》抓住天價進口藥與不同百姓用藥需求之間的矛盾,抓大放小的處理好真實情況與戲劇需要之間的關係;電視劇《破冰行動》抓住宗族觀念對於整個犯罪緣起乃至抓捕過程的決定性作用,不拘泥於具體的情節點設置。這種抓主要矛盾去處理真實案件與故事創作之間關係的方法,已經在實踐中得到肯定,在揭露犯罪事實的同時,也對時代畫面進行了精准描摹。

誠然,王晶的《追龍》系列影片,事件發生年代較為久遠,且已被人們廣為傳議,與其說是大案改編不如說是都市傳奇。這種奇案改編電影,確實與近期華語市場對於真實案件改編的作品有一定區別。但究其實質,在劇作訴求上應並無二致,需要創作者抓取主要矛盾,創造性地處理案件真實性與故事戲劇性之間的關係,進而讓觀眾獲得心理上的窺伺與滿足,從而獲得改編創作的二次成功。

歸根到底,大案改編並非票房靈藥。要想在真實改編的創作風潮裡借勢起飛,都市奇情是基礎,話題切膚才加分。其間味道薄厚,還得創作者一案一議,慢慢把玩。

【本文獲「影視獨舌」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dus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