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以後|社企「同行」藉生前規劃喪葬支援 讓同志「好生好死」

撰文:勞顯亮
出版:更新:

香港不承認海外同性婚姻,同志伴侶就算到海外註冊結婚,若無設立遺囑,一方離世後,財產分配會按《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分配,丈夫或妻子在法律上是陌生人,造就很多被趕出家門的悲劇。喪偶要面對的亦非只有財產,喪禮、家人關係,每個細節都可拉扯。去年一個服務性小眾群體成立的社企「同行Alongside」成立,希望建立一站式生死服務平台,提供生前規劃和喪葬支援。
生前規劃主要包括遺囑、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亦有喪葬、心理和法律支援,「同行」共同創辦人姚皓璋(Jensen Yiu)說,希望能讓香港成為一個LGBT+群體能夠好生好死的地方。

姚皓璋Jensen(右)擁有港大藥理學博士學位,2023年與醫生徐子健Nick(左),以及另一位法律從業員拍檔,創立社企「同行 Alongside」。(廖雁雄攝)

2023年9月,岑子杰就同性婚姻司法覆核有終審判決,獲得「部份終極勝訴」,香港不承認海外註冊的同性婚姻,但當局要在兩年內立法,訂立同性伴侶替代框架。岑子杰案終審後,上訴庭亦在同志伴侶遺產案司法覆核判港府敗訴,然而港府再上訴至終審法院,今年10月開審。

「同行」共同創辦人姚皓璋覺得,香港缺乏承認同性關係的保障,遺囑、公屋、居屋,甚至骨灰處置權,都要逐次做司法覆核打官司。

作為性小眾的其中一員,姚皓璋遇到不少朋友的經歷。例如有朋友與伴侶一起十年,伴侶過世後,對方家人才知道他是同志,大受打擊。「伴侶去世後太傷心了,將錢包、鎖匙都交給伴侶家人後,住了酒店一晚。第二日回家,門鎖已被家人換走。因為物業只有一個人名,他什麼都做不到。他更被禁參加喪禮,最後連葬在哪裏都不知道。」

社企「同行」的三位創辦人:專科醫生徐子健(左)、法律從業員梁熙文(中)、港大藥理學博士姚皓璋(右)。(受訪者提供)

《從今以後》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姚皓璋說,喪偶後面對官司,以及多年的情緒困擾,眼見香港在這方面的法律、情緒支援都不足。姚皓璋是港大藥理學博士,經歷社會動盪、疫情和移民潮,反思生命無常,因此去年離開實驗室,與法律從業員梁熙文(Yves Leung)和專科醫生徐子健(Nick Tsui),創立社企「Alongside 同行」。

「我們三個就走在一起,嘗試透過提倡終身自主,運用現有的法律工具,保障性別小眾。」姚皓璋說,同行的服務主要包括生前規劃、喪葬支援、公共教育。「生前規劃包括遺囑、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喪葬支援,有性別友善的禮儀師,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讓性別小眾在喪偶、喪親時,得到性別友善的服務,不用擔心被歧視。」

社企「同行」提供生前規劃和離世支援。(廖雁雄攝)

遺囑

遺囑較為容易理解,因為香港不承認海外同性婚姻,一方離世後,伴侶因欠缺法律地位,無法處理遺產及身後事,因此設立遺囑,可按意願分配財產,指定可信賴的執行人,按意願處理喪葬事宜。設立遺囑時由註冊醫生見證簽署,可確保立遺囑人具有精神行為能力。

預設醫療指示

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s)亦是性小眾較多討論和諮詢的事宜。因無法律地位,加上複雜的家庭關係,同性伴侶的意見未必會被醫護人員採納,甚至被排除在討論範圍之外。例如末期癌症時,醫生或會插喉急救,可能令患者更痛苦,因此可在具精神行為能力下,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中,訂明醫療取向。

持久授權書

遺囑是保障過世後的自主,生前若因癡呆症、中風、嚴重精神疾病、創傷性腦損傷、認知障礙症等「精神無行為能力」,則可簽訂「持久授權書」(Enduring Power of Attorney),指定一名或多於一名其信賴的人作為受權人,在授權人精神無行為能力時,受權人可管理授權人的財政事務,例如運用財產支付自己醫療費用、聘請看護、用儲蓄償還自己的貸款等。

社企「同行」曾舉辦平安紙工作坊活動。(受訪者提供)

終生自主

姚皓璋相信所有人,不論性別、性傾向及階級,都應該有「終生自主」,因此希望透過生死教育和討論,讓香港成為一個LGBT+群體能夠好生好死的地方。

隱形香港・專頁|尋找新聞背後 你應該看到、卻看不到的

2016年11月,風雨下的同志遊行。(余俊亮攝)

性小眾平權司法覆核・專頁|多宗案件終極勝訴 仍有訴訟待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