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味覺改變 食慾不振 長新冠飲食攻略 預防營養不良

撰文:專科醫生
出版:更新:

不少新冠病毒康復者在發病後,症狀依然持續數月,最常聽到是疲倦、心悸,氣促及腦霧,部分更可能出現腸胃道後遺症包括味覺改變及噁心等,導致康復者胃口下降,甚至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港怡醫院註冊營養師李瑋珩認為,新冠康復者最重要是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以維持足夠免疫力。究竟應該吃甚麼?怎樣吃?李瑋珩營養師將會在此詳細分享。

醫學期刊《刺針》針對新冠病毒感染後腸胃道後遺症的研究發現,食慾不振、胃酸倒流及腹瀉等症狀,在感染後出院三個月的患者中常見。李瑋珩營養師指出,這群康復者的味覺及嗅覺會有所改變,而且有機會出現持續喉嚨痛,吞嚥能力變差;而為了遷就這些轉變及不適,康復者會傾向戒口或進食粥水,惟粥水只含碳水化合物,缺乏維持身體機能的營養素,長遠或導致營養不良。

新冠康復者在飲食上應如何選擇?(Getty Images)

貼士一:肉碎煲粥,瓜茄做餸

針對喉嚨痛及吞嚥困難問題,李瑋珩營養師建議煲粥時加入肉碎,確保有一定蛋白質含量:「人體的免疫細胞由蛋白質造成,要維持身體的免疫力,蛋白質是非常重要。」她補充,如康復者不想每日吃粥,可選擇蒸水蛋或煮至軟身的瓜茄類等易入口、含有足夠營養的餸菜。若然患者喉嚨疼痛,不妨將水果切粒及雪至冰硬後進食,藉此紓緩疼痛不適。

貼士二:香料調味,加強風味

部分康復者的味覺及嗅覺會有所改變,可能會出現異常或喪失味覺,李瑋珩營養師提醒勿因此添加太多鹽份及豉油等高鈉調味料,特別是本身患有高血壓人士,攝取太多鈉質會導致高血壓。要增添風味,不妨使用天然香料及香草,或加配芫荽、蒜頭及檸檬汁等豐富味道,藉此減輕身體負擔。

貼士三:慢性疾病患者宜少食多餐

不少新冠康復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或高膽固醇,康復期就要更小心飲食。李瑋珩營養師稱,糖尿病患者應揀選低升糖指數食物,例如全穀類,以防血糖急升;高血壓患者則應避免攝取太多鈉質,不妨多吃菠菜、奇異果及枝豆等高鉀食物。而膽固醇過高人士應避免進食排骨及牛腩等含高飽和脂肪的食物,建議多吃去皮雞腿肉及魚類等。

李瑋珩營養師認為,新冠康復者毋須刻意改變飲食習慣,只要奉行均衡飲食的原則便可,例如成年人每日進食兩份水果、三份蔬菜,午餐及晚餐有一定蛋白質,並且儘可能進食不同顏色的蔬菜,以攝取多種營養素。她補充,如發現家中康復者的體重持續下跌,胃口欠佳,便應儘早尋求專業協助。

新冠病毒康復者建議餐單:

港怡醫院註冊營養師李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