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站起身眼前發黑?盤點姿勢性低血壓成因、預防及改善方法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老化退化,許多長者可能會面臨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

所謂姿勢性低血壓是指人體姿勢改變時,例如從躺姿或坐姿起身時,因重力影響導致血液積聚在下肢,使得血壓突然下降,進而引發頭暈、眩暈等症狀。

低血壓的症狀(按圖👇👇👇)

+4

相關文章:低血壓|手腳冰冷無精神可能是血壓低!8原因造成久坐久站易引發

姿勢性低血壓成因

台灣北榮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泰位表示,多數病人的姿勢性低血壓是藥物引起,尤其是長期服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攝護腺疾病藥物的患者,這些藥物的副作用有可能會導致姿勢性低血壓。除了藥物因素,台灣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柏青指出,老化、身體機能退化、血管擴張調節機能變差等,都是引發姿勢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

▼不是慣性低血壓的人士,血壓突然降低則可能是以下原因(按圖👇👇👇):

+1

相關文章:【低血壓】手腳凍精神唔集中6症狀 瘦年輕女性易中招增磅助改善

姿勢性低血壓的危險

姿勢性低血壓會導致血壓迅速下降,使大腦短暫供血不足,引發頭暈、暈厥或跌倒等現象。台灣竹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彥良提醒,除了慢性病患者外,勞累、睡眠不足、身體虛弱、感冒、長時間站立等情況,都可能增加姿勢性低血壓的風險。

▼量血壓也分左右手!左右手的上壓相差愈大,血管阻塞風險愈高。(按圖 👇👇👇)

+7

相關文章:高血壓|左右手上壓唔同增中風機會60%!3大原因相差幾多要就醫?

預防及改善方法

台灣成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葉建寬建議,若診斷為姿勢性低血壓,應在改變姿勢時放慢動作,避免泡溫泉或洗熱水澡等活動。陳泰位也指出,雖然目前沒有特殊藥物可治療姿勢性低血壓,但可透過找出根本原因,如補充水分、改善貧血等方式,預防症狀出現。

成人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就可能有低血壓。低血壓的症狀可能有疲倦、暈眩甚至昏厥、視線模糊、心悸、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手腳冰冷或者是睡眠障礙。低血壓有許多原因,常見包含心臟功能異常,比方說心臟衰竭嚴重的心臟瓣膜疾病,或者是心肌梗塞,建議民眾應提高警覺不可輕忽。

延伸閲讀:

警惕老年隱形殺手!4大緊急症狀速就醫 醫:6招護心防腦中風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