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放射治療新選擇 釔90有望逆轉晚期病情 提升患者存活率
放射治療經常應用於不同癌症,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量射線破壞癌細胞的基因,令癌細胞慢慢凋亡,但同時高能量射線亦無可避免會傷及其他正常細胞和組織。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浩勳醫生表示,「放射治療可以籠統分為體外和體內兩大類,體外放射治療通常以一部外置機器如直線加速器釋放高能量輻射,穿過皮膚和肌肉到達患癌的器官,最後才到達腫瘤。而體內放射治療即無需經過皮膚和肌肉,直接以餵養腫瘤的微血管輸注放射性同位素,以高能量射線精準地在體內殺死癌細胞,所以體內放射治療一般對其他組織的影響較少。」
治療肝癌的新選擇—釔-90放射治療
釔-90便是其中一種這類同位素,它是在實驗室製造出來,並非天然輻射,暫時主要用於肝癌體內放射治療,李醫生表示它有幾個優點:「它帶有很高能量β-射線,但穿透力只有大約1cm,所以不大影響肝癌1cm以外範圍的正常細胞。另一個優勢是它的半衰期只有2.8日,即每2.8日之後它的輻射水平便會下降一半,大約一星期後便會下降至最初的八份之一左右,對病人和周邊其他人相對安全。」
實際使用時,釔-90會先被嵌入於用樹脂或玻璃製成直徑約15-35微米(即約頭髮直徑4份之一)的微球體內,由導管將這些微球體注射到為肝癌細胞提供血液的肝動脈,微球體會一直向血管末端前進,直至血管微小得令它卡著不動,它所攜帶的放射物質便會釋出β-射線殺死附近1cm範圍內的癌細胞。
「當然,微球體本身沒有眼睛,不會自動跑到肝腫瘤的微血管,所以需要在注射前測試和精密計算。」李醫生說,「另外,病人是否適合釔-90體內放射治療,也需由腫瘤科醫生、外科醫生、介入影像科醫生及核子醫學部醫生等共同評估,認為適合的話才會安排測試。」
亦由於釔-90微球體本身不懂辨認或追蹤腫瘤的位置,所以有時未必全數微球體都能去到腫瘤,有機會有小部份進入了其他血管,對胃、十二指腸、胰臟或肺等並引起輕微副作用的風險為大約10%以下,引起嚴重副作用的風險則在5%以下。
合併療法或能改善晚期病情
釔-90體內放射治療除了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藥物治療肝癌,李醫生舉例表示,「有部份肝癌個案已屬於晚期,無法進行手術切除,也不適合進行肝臟移植。這類病人若身體情況適合,便可考慮接受釔-90體內放射治療,同時配合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效果。外國也有研究顯示,如果腫瘤體積較大,但未影響肝的門靜脈,也有機會藉釔-90體內放射治療令肝腫瘤縮小,由一個不適合做切除手術的情況變成有機會可以手術切除,甚至令肝臟移植由不可行變成可行,提升病人存活的機會。」
遵守4大安全規定 自身家人都安心
李醫生又提醒,雖然釔-90的穿透力相對其他放射性同位素較低且半衰期亦短,但它始終是一種放射性物質,所以接受這療法的病人仍需遵守一些安全規定,包括:
1. 盡量和身邊人保持距離1米或以上。
2. 盡量不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話也不要多於1小時。
3. 和家人及配偶減少接觸,用膳時應分開進食,並且自行清洗餐具。
4. 大小便後宜多沖一兩次水,以減少放射性物質殘留的機會。
以上做法鼓勵病人至少遵守一星期,之後便可如常自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