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健康|視覺模糊兼視物變形?醫生提醒快做黃斑部病變檢查

撰文:NOW健康
出版:更新:

「黃斑部」在視網膜裡負責最重要的感光角色,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央部位逐漸退化,70歲之後很可能出現黃斑部病變,造成視力衰退。

眼科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視物變形,變大或變小,應提高警覺前往眼科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延緩狀況惡化,避免視力喪失。

相關文章:黃斑病變|胡楓望大廈彎曲以為眼老化 致盲高危預防5招蛋黃粟米👇👇👇

+2

醫解析黃斑部病變常見原因 若出現這些異常快做檢查

台灣朱智盟眼科診所院長朱智盟醫師比喻,黃斑部如同相機底片,光線從無線遠處到視網膜成像,黃斑部裡布滿錐狀細胞,是最後方感光最密集的區域,當相機底片損壞,便無法照出品質清晰的相片,一旦黃斑部出現病變,即便水晶體多麼清澈、角膜正常,再鮮豔的色彩也會褪色。

正常情況下,視網膜下方的脈絡膜提供養分和氧氣,同時負責運送排出的廢物,隨著年齡老化脈絡膜血管硬化,加上光線對黃斑部的慢性傷害,代謝功能失調導致缺氧,進而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另1種常見案例是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產生視網膜病變,或因缺氧也會造成血管新生來幫助養分運輸。

相關文章:白內障|長者視力退化增患失智症風險 4個方法減緩眼睛老化速度👇👇👇

+11

台灣朱智盟醫師指出,脈絡膜和視網膜之間有1層阻隔的布魯赫(Bruch membrane)膜,一旦布魯赫膜退化就會造成脈絡膜新生血管往視網膜增生,而新生血管的血管壁較薄,容易破裂導致滲出的物質會進入視網膜,形成黃斑部水腫、出血或滲出液,致使視網膜感光細胞壞死、功能喪失,釀成初期滲出型黃斑部病變。

罹患黃斑部病變初期會感覺眼睛看出去「霧霧的」,視力尚有0.7、0.8,隨時間水腫愈來愈嚴重,視力愈來愈差,如果試著讓患者畫直線彎曲,或利用簡易的「阿姆斯勒方格表」測試,若發現方格表出現空缺或曲線,應盡早檢查治療。

相關文章:【護眼食物】抗氧化防藍光眼乾 護眼10種食物牛肉檸檬番薯都得!👇👇👇

+26

黃斑部病變治療藥物注射為主流 雷射治療是輔助治療

台灣朱智盟醫師坦言,黃斑部病變在現今醫療仍無法根治,當早期黃斑部腫脹、出現濕性黃斑部病變,就應該積極治療、延緩惡化,所幸現在醫學診斷工具眼球光學電腦斷層掃描儀(OCT)很先進,進展到最快的掃描線是25萬條,解析度高且偵測更精細,能準確判別黃斑部厚度和視網膜功能,有助於制定治療方針。若濕性黃斑部病變未治療持續惡化,萎縮成乾性黃斑部病變,嚴重則會導致失明。

台灣朱智盟醫師表示,20多年前醫學不發達,老人性黃斑部病變無法治療,隨著醫學進步,現在當黃斑部滲出水、出血,甚至長出新生血管,須接受玻璃體藥物注射,源於大腸癌藥物的癌思停能抑制新生血管,後來發現可運用在黃斑部治療,不過必須醫師認定才可使用。

相關文章:護眼|眼屎多淚腺退化眼窩痛老花?眼睛老化6警號筷子變彎即就醫👇👇👇

+2

之後發展出眼科治療專用藥物,像是諾華的樂舒晴(Lucentis)和拜耳的采視明(Eylea),都是用來抑制新生血管生長的藥物,近幾年羅氏推出雙效的羅視萌(Vabysmo),去年納入台灣健保給付,必須打顯影劑,經過醫院申請、送審,來回需2、3個月,亦可選擇診所自費施打。

藥物注射治療療程約需每個月施打1次,注射3、4次後,1年後每3個月打1次,無法根治,必須持續注射,預防惡化,為了預防感染,在注射前會注入消毒水,翌日仍會感到疼痛,2週後會透過OCT檢查,包括視力改善和黃斑部厚度減少這2項指標,有時需要幾個月才能看到改善。

台灣朱智盟醫師進一步解釋,另外1種治療方式是雷射治療,早期雷射治療會傷害黃斑部,後來出現光動力黃斑部雷射,缺點是恐致過敏且價格昂貴。為降低雷射傷害,經過改良後,台灣朱智盟眼科診所於2021年引進目前最新第3代黃斑部微脈衝導航雷射,微脈衝能量配合定位系統,不論患者眼球如何移動,都能安全施打在黃斑部周邊區域,減少黃斑部中心的傷害,只要患者確診視網膜水腫、濕式黃斑部病變,就能申請健保給付。

相關文章:護眼|用眼過度致兩眼昏花?營養師推薦保持眼睛健康8大營養素👇👇👇

+10

台灣朱智盟醫師強調,藥物注射為主流治療,雷射治療是輔助治療,建議兩者合併治療相得益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黃斑部治療的最大原則,一旦感覺中心視力喪失、影像扭曲,視力變模糊時,盡快進行眼科檢查,尤其有高度近視及年長者,應半年安排1次視網膜檢查,平時多攝取Omega-3、葉黃素和魚油,都有助於保護眼睛健康。

延伸閱讀:

皮膚病灶遇水就痛不敢清洗? 醫:用對方法清潔助康復

咳嗽就漏尿!改善女性應力性尿失禁 採注射填充術有解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