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排便習慣改變是先兆? 醫生:出現4種「變化」要留意!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醫管局的最新資料,單是2021年就確診了 5,899宗個案,而因大腸癌而死亡的人數更高達 2,298人,且近年來更出現年輕化趨勢。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提醒,要在早期發現大腸癌很困難,往往要等到病人出現「4大症狀」即:血便、腹脹、排便習慣或糞便形狀改變才會就醫。

早前,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Facebook專頁「健康多1點」發報影片,解釋大腸癌是由自身細胞變化而來的疾病,要在病發早期發現病症並不容易,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身體出現異常症狀時,才會去看醫生。其中,最常見的徵兆就是血便。他指,每一到兩年才偶發1、2次血那當然無礙,但若每2到3天就排一次血便,且時間長達1個月以上就請盡速就醫。陳榮堅說,第二個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就是無緣無故會脹氣。

最後則是排便習慣及糞便形狀的改變。陳榮堅舉例指,過去每天可排便1到2次,現在可能每2、3天才排便一次,且合併有腹脹不適,就得留意是否有腫瘤堵住腸道。

至於糞便的形狀,陳榮堅說明,腸道和糞便本身都是柔軟的,但如果腸道內長有腫瘤,軟軟的糞便經過時,便會被長東西的腸道給「塑形」,令糞便形狀出現改變,通常會變得比較細,因此當發現糞便持續很細,亦要盡快就醫。

陳榮堅又指,除了上文提及的血便、腹脹、排便習慣和糞便形狀改變4個常見症狀外,體重減輕、容易疲勞,皆屬於比較非特異的症狀,可作為輔助參考。

哪些人是大腸癌高危險群?(按圖👇👇👇)

+5

大腸鏡檢查效果最完整 市民不用過於擔心

陳榮堅表示,就檢驗大腸癌方面而言,最完整的方法必然是大腸鏡檢查。然而,很多人要把180公分的鏡頭從屁股伸入體內,便會感到害怕、會躲,轉為做糞便潛血檢查。

他解釋,雖然潛血反應算是敏感的指標,只要腸道黏膜有受傷、造成足夠的滲血量,就能呈現陽性反應。不過即使患上大腸癌,腸黏膜亦不一定會滲血,這時候做糞便潛血檢查,就會驗不出來,因此最好還是做大腸鏡檢查。

對於沒有任何症狀,每2至3年做一次健康檢查的人士,陳榮堅建議,於50歲時可考慮將大腸鏡檢查納入健康檢查的項目中;倘若有家族病史,即使本身毫無症狀,亦應在40歲後開始進行大腸鏡檢查。他指,現時的大腸鏡檢查已經很人性化,會進行「舒眠麻醉」,受檢者在睡夢中就能完成檢查,檢查約10分鐘。若過程中醫生發現腸道有瘜肉,會幫忙切除或做化驗,時間亦只會延長15到20分鐘。

陳榮堅強調,癌症越早發現,治療方法就越簡單,若拖到後期症狀很嚴重時才就醫,要付出的治療代價往往會更大。

相關文章:【大腸癌】大便見血或已大腸癌後期!5大症狀忽然貧血易倦要就醫👇👇👇

+5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8

相關文章:腸胃健康|連環屁代表患大腸癌還是消化好?5種情況可增放屁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