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不良飲食習慣易致膽結石?切除膽囊後不宜吃1類型食物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膽結石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病症,不一定會有症狀,通常等到患者痛到不行就醫才發現。外科醫師指出,膽結石的產生通常是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讓膽囊必須在短時間內大量噴出濃縮的膽汁,造成結石。外科醫師建議,膽結石一旦已經出現症狀,就該積極治療。

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指出,膽囊位在右上腹、肝臟下方,肝臟分泌的膽汁幫助身體消化食物中的脂肪,多餘的會暫時儲存在膽囊,用來調節膽汁的用度;膽結石的成因,最主要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其餘和種族、性別、懷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缺乏運動、接受腸道手術都有關聯,女性有膽結石的比例略高於男性。

相關文章:膽結石|常太飽太餓易生膽石?食油膩右腹痛8症狀膽囊一定要切?👇👇👇

+6

吃太油、吃飯不定時 容易結石

黃郁創表示,膽結石的形成通常有兩種情況,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一種是常吃油脂含量過高的食物,肝臟來不及製造膽汁時,膽囊就會把儲存的膽汁用力擠出來,儲存膽汁和收縮擠壓的過程,會造成膽汁被濃縮、過度飽和,因此形成膽結石和膽砂。

另一種,則是吃飯不定時,經常空腹很久後再吃大餐,也就是台語俗稱的「大小頓」,肝臟製造出的膽汁沒有被用掉,也會在膽囊中過度濃縮、產生結石,還會因此使得膽囊變大。

膽結石病人怎麼吃?(按圖了解👇👇👇)

+6

相關文章:膽結石|膽結石病人有哪些飲食禁忌?細數9大要點低油清淡易消化

有症狀可考慮手術 震波難碎成功率小

黃郁創說,有膽結石的人如果沒有上腹痛、噁心、黃疸、發燒、畏寒等膽囊炎症狀的話,不一定要治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若有症狀則建議以抗生素搭配膽囊切除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腹腔鏡和傳統的手術。

膽囊切除的人,術後身體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沒有膽囊的身體狀況,像是房子沒有水塔,水龍頭的水量會比較小,吃太油的食物,會造成身體無法完全消化脂肪,容易有拉子的症狀,因此黃郁創不建議膽囊切除的人吃炸雞、薯條等太油的食物。

相關文章:膽結石|膽固醇高不吃早餐5種壞習慣易中招 唔食油易膽結石?👇👇👇

+3

至於解決腎結石用的震波碎石,用在膽結石成功率小,受震動時結石會在膽囊中跑來跑去,或是卡在膽管,因此醫學上不建議使用。

延伸閲讀:

她罹膽結石吃完飯就肚子痛!醫點名4族群容易有膽結石 40歲以上女性當心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