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單靠放鬆氣管唔夠!嗜酸性粒細胞哮喘 兩強效療法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哮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據統計,大約5%香港人患有哮喘。很多人都知道「氣管舒張劑」是治療哮喘常用藥物之一,但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譚子雋表示,單單使用氣管舒張劑往往並不足夠。

「因為氣管舒張劑的主要作用是放鬆氣管肌肉,讓病人呼吸順暢,病人用後立即感覺舒適,這也是處理輕度哮喘常用的做法。」譚醫生說,「但始終,哮喘並不是單純氣管收縮的問題,為什麼氣管會收縮呢?有時是因為有炎症,所以現時除了氣管舒張劑,也着重最少同時使用吸入式類固醇,希望在舒張氣管之餘同時減低發炎的情況。」

哮喘控制不佳 恐是「二型發炎哮喘」!

若使用了氣管舒張劑和吸入式類固醇之後,哮喘仍控制得不理想,經常發作,便可能需要抽血或做呼氣檢查是否屬於「二型發炎哮喘」(Type 2-high Asthma)。當中亦有分為「過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和「嗜酸性粒細胞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

譚醫生解釋表示,「嗜酸性粒細胞其實是白血球的一種,正常人身上也會有少量,在正常情況下它的作用是當我們吸入花粉、塵蟎、寵物皮屑等致敏原,或體內有寄生蟲引起過敏反應,身體就用嗜酸性粒細胞加上免疫系統的其他武器加以控制。」

但如果哮喘病人身體免疫系統完成處理致敏原後,在沒有吸入其他致敏原,也沒有寄生蟲的情況下,卻驗出嗜酸性粒細胞高於正常水平,便反映這是一種「過敏反應」。病人所患的可能是嗜酸性粒細胞哮喘,這種粒細胞也是導致病人哮喘的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嗜酸性粒細胞哮喘一般的病情都較嚴重,「事實上,中度至嚴重的哮喘個案,有接近三分之二是屬於嗜酸性粒細胞哮喘。」譚醫生說。

抑制白介素、減少過敏 2種新療法療效更好!

病人若驗出是嗜酸性粒細胞哮喘,又使用過氣管舒張劑和吸入式類固醇效果不理想,過往唯一的治療選擇是口服類固醇,但長遠使用的話有很多副作用,現時則有生物製劑等新療法,它們可以透過不同藥物基理,較有效地控制病情:

抗白介素生物製劑——「由於部份白介素等發炎因子已被證實和哮喘有關,生物製劑可以在『上游』抑制個別白介素,減少『下游』出現哮喘相關的發炎。」譚醫生指出,現時已有多種針對不同白介素的生物製劑獲批,都經由不同大型實驗證實其效用及安全性。

抗IgE(免疫球蛋白E)生物製劑——我們身體可能會對部份致敏原過度反應,產生過多IgE。此等藥物原理是抑制IgE,減少過敏反應,從而減少哮喘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生物製劑和口服類固醇都屬於全身性治療,但生物製劑能準確抑制個別發炎因子或減少嗜酸性粒細胞的數量,從而減輕哮喘症狀,遠比口服類固醇精準,副作用也少得多,因此現時的目標是希望任何哮喘病人都不再需要口服類固醇。

每位嗜酸性粒細胞哮喘的患者適合哪種療法,需視乎個別情況,建議詳細諮詢醫生。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譚子雋(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