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授被踢爆花十年竄改彌助歷史 虛構內容出書再Wiki引用自己

撰文:林卓恆
出版:更新:

外國教授被踢爆花十年竄改彌助歷史 虛構內容出書再Wiki引用自己 BBC、大英百科全書都中伏|《刺客教條:暗影者》自從公布以來就風波不斷,由系列首次不以舞台當地的原創人角做主角、文化挪用到不尊重日本文化和歷史,再到遊戲的實機影片被指多處不符合常識和科學,如插秧的同時櫻花盛開等現實中不可能的狀況、鳥居的位置和配刀的方式等毫不尊重日本文化的錯誤等,令遊戲在全球特別是日本國內備受評擊。

在日外國副教授花十年竄改彌助歷史 BBC都中伏

算是《刺客教條:暗影者》相關爭議的延伸,由於遊戲開發團隊一再強調「彌助是武士、是日本史實」的主張,令到日本玩家及網民開始研究和彌助有關的材料,結果意外發現一位日本大學法學部的外籍副教授,花了十年時間來竄改有關彌助的歷史及資料,令不少外國人都深信「彌助是武士」一說,甚至連 BBC 英國廣播公司、大英百科全書都中伏。

今次事件的主角 Thomas Lockley

👉Switch推出7年仍未有後繼機|連登怒轟任天堂:小學雞都玩到入U了

日本大學法學系的英語副教授 Thomas Lockley 在 2016 年發表了彌助與信長考據的相關論文「The Story of Yasuke: Nobunaga's African Retainer」;後來再出版《非洲武士: 彌助的真實故事,一位日本封建時代的傳說級黑人武士》(African Samurai: The True Story of Yasuke, a Legendary Black Warrior in Feudal Japan)及《彌助》(Yasuke)兩本書籍。

日本網民考究之後,關於彌助有確實流傳下來的史料、文獻僅得 3 部史籍裡面各 1~2 行的描述,有網民形容為「2 分鐘內即可看完」,而其中沒有半隻字提及彌助有武士的身份。如何能在如此少的正式紀錄中撰寫到數百頁長的書籍,顯示只能是作者的推測以至是完全憑空的猜測及妄想。

後來在熱心網民進一步調查之下,發現 Thomas Lockley 在多年前就以名為「鳥取トム」對維基百科的「彌助」英文頁文頻繁進行編輯;更有人指出 Thomas Lockley 在維基百科中引用自己的書籍,以此提高自身及其書籍的知名度及可信性。日本也有網站整理了鳥取トム(Thomas Lockley)修改維基百科的記錄,發現其多次將自己的論文及著書寫進維基百科內。

在 Thomas Lockley「著書立說」,加上在維基百科的一輪操作之後,Thomas Lockley 儼然成為了彌助的專家,其他外國媒體也開始引用其著作,Thomas Lockley 提倡的「彌助是傳說般的武士」、「彌助是日本第一位外國人武士」的說法,以至於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都如斯記載

不太意外地,大英百科全書中彌助的條目也是由Thomas Lockley撰寫,但大英百科全書也列明此條目已經編輯團隊「fact check」過,只不知道他們check了些什麼。

現在 Google 上搜尋彌助(Yasuke)或非洲武士(African samurai)等字眼的英文結果時,都會顯示「彌助是武士」甚至「彌助是第一位非日本人武士」的結果。

而現時維基百科的彌助中文條目上,明確寫有「(彌助)未被賜與姓氏,所以並不能被稱為侍(貴族階級)」,日文條目則以「家臣」稱之。但是在彌助的英文條目中,則仍然以「Samurai」(武士)來形容彌助,甚至明確寫上「彌助是第一位有記錄獲得武士銜頭的外國人」(made him the first recorded foreigner to receive the title of samurai),完全無視這些描述和日本現存的歷史文獻之間的矛盾。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suk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suke

👉Gundam Breaker 4 公測試玩心得:終於正常好玩返 零件招式種類多

英文維基:彌助是武士,因為「可信賴來源」這麼說,即使他並不是

記者很好奇為什麼英文維基那麼堅持彌助是武士的論點(即使已有多人指出此說法和歷史文獻完全衝突);於是稍為看了一下該英文條目的討論(Talk),發現英文維基堅持採用彌助是武士的原因,是因為有「多個可信賴的來源」都有相同描述,這些「可信賴的來源」包括 Thomas Lockley 的著作、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CNNTimes 的報導等。

至於這些「可信賴的來源」和日本歷史文獻之間的衝突,Thomas Lockley 的不可信賴等問題,一些維基百科的編輯則在討論中指出「維基百科應優先引用可信賴的來源,而一般人(包括維基百科編輯)對於一次來源(歷史文獻等)的解讀並不屬於可信來源」因而不予理會。即使我根本不需要去「解讀」這些文獻,懂日文的人都能知道這些史料中沒出現過「武士」字眼或任何能證明彌助獲得武士身份的描述。

有人在討論中提出「一般情況下日本人都是平民,只有生於特別的世家或獲得冊封的人才能成為武士」,論證「彌助是武士」的責任在正方身上這樣完全符合邏輯的論點都好,一些維基百科的編輯仍然重覆「但我們的可信賴來源是這麼說的」,「沒有任何可信賴來源指出彌助不是武士,所以我們繼續這麼稱呼他」的論調,並在條目中維持相應的描述。

這種賴皮的程度完全突破了記者的認知: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既然沒有任何歷史文獻支持彌助是武士一說,那麼彌助自然不是武士;但維基百科編輯不管,「你找一個我可以信賴的來源來跟我說」。

這段討論基本可以理解為「時代雜誌說什麼就是什麼,日本人閉嘴」。

👉特價|人中8六折/艾爾登法環7折|PS Store夏日優惠20款抵玩推薦

記者感覺整件事簡直瘋狂:原來編寫維基百科條目,是可以不用理會論證責任,也不用驗證「可信賴來源」所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只要「可信賴來源」這麼寫,又沒有其他「可信賴來源」出來反駁,就可以成為維基百科上的內容。

一般情況下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以至很有可能是必要的,畢竟這關系到維基百科的中立性及客觀性。但荒謬在於在記述「有論證責任」的東西時,正常情況下自然不會有人無聊到特意去寫它並不正確,不需要我來證明啊。

這就構成了可被濫用的機制:只要能在所謂「可信賴來源」上發布(不論那是什麼),它就能被寫進維基百科內。按照這個邏輯,假設 CNN、Times 或 Thomas Lockley 有一日寫道「彌助在本能寺逃跑後靠忍術變身為德川家康統一了日本」、又或者是「彌助死後轉生到戰前德國成為希特拉」都好,只要沒有「可信賴來源」指出「彌助沒有學習過忍術」或「彌助死後沒有轉生」,那「彌助死後轉生到戰前德國成為希特拉」就能作為「可信賴內容」寫進維基百科內。

如果有心人想要創造一個觀點,利用這種機制讓它寫在維基百科內;很多人對網路資訊並不太謹慎求真,往往看到就直接信了。結果一直沒有人跳出來反對時,潛移默化之下,一個完全基於猜想、妄想的論點也可以成為受眾人認知的事實。在資訊發達的現在,這本來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但事實是已經有人做到了「空想具現化」,就像如今在歐美已經很多人將彌助當成了傳說級的黑人武士了。

駐日巴西大使館都表示彌助是黑人武士。https://x.com/BrazilEmbassyJP/status/1628303585866919938

當然,比較熟悉網路的人就會知道維基百科的條目及新聞網站的報導不代表全部正確(畢竟都是人寫的);在推特(Twitter,現 X)上許多網民也都表示比起遊戲本身,有人(明顯是為了政治目的或個人的名聲)扭曲歷史知識一事才是更重要的議題。

不少日本政治人物及社會評論家都有就相關議題發言;日本參議院議員濱田聰表示已收到市民就《刺客教條:暗影者》及 Thomas Lockley 歪曲日本歷史的投訴,在收集意見後已向委託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就彌助相關的歷史文獻及 Thomas Lockley 的著書作出調查;相信到調查結果出來之後,很快就會有部份維基百科編輯堅持的「可信賴來源」打他們的臉了,希望到時他們不會無恥到不認為國會圖書館的調查或日本的新聞報導可信吧。

https://x.com/satoshi_hamada/status/1813166396043632840

Thomas Lockley 自編自演一事被踢爆之後,已關閉了其所有相關社群帳號;而在撰文的時點 Ubisoft 對相關事件尚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