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經濟學】天氣預測傾向高估下雨機率 原來只為捉心理?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熱帶風暴苗柏突然襲港,天文台早在下午2時宣布未來數小時考慮發出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其實每年風季,每當有颱風襲港,但天文台遲遲不掛8號波,「李氏力場」之說便油然而生。民間「質疑」因為提早放工會令一眾老闆有所損失,所以天文台往往會遲遲不掛8號。
「李氏力場」的說法,天文台過往已經有所否認。但因為天氣難測,在氣候預測上,確實常常出現「錢作怪」的情況。
【打風經濟學】一個小數點之差 晴天變雷雨 商用天氣預報市場大【打風經濟學】巴菲特曾跟州政府對賭天氣 一炮過賺17億元【颱風百科】回顧「李氏力場」十周年 林超英:講大話就畀雷劈【天鴿風球】關於10號風球的5件事 紀錄最長懸掛11小時
高估下雨機率 令用戶「感覺良好」
很多地方除了官方天文台之外,亦會有各種民間組織或商業機構,結合政府的數據和自己的估算,推出「自家」的氣象預報,吸引公眾登入他們開發的天氣資訊網站或者手機Apps。
理論上,這些機構既可以參考政府天文台的公開資料,又可以加入自己的獨家分析,集百家之長,應該會比政府天文台準,但事實上,這些預測部份會跟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當中尤以高估下雨機率的偏差(Wet Bias) 最為明顯。
這個現象最先於2002年由Eric Floehr發現,他收集了美國國家氣象局和民間天氣預測機構過往的天氣預測,並跟實際的天氣情況作比較,發現民間機構在預測天氣時,統計學上有明顯高估下雨的機率。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也許是因為這些組織要互相爭奪用戶,於是會為了令用家「感覺良好」而扭曲他們的估算。因為如果預報估計是晴天但結果是下雨,用戶會十分在意天氣預報的不準確,但如果是預報下雨最後卻是晴天,大部份用戶只會單純地覺得自己今天頗幸運。為了「用戶的體驗」,天氣預測的準確性只能有所「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