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潰信心 醫者仁心挽狂瀾|陳仕娜
剛剛看完張婉婷導演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非常好看!其中有一個片段,袁國勇教授告誡一班志向讀醫的英華女生,必須懷有對病人的同理心及讀醫的興趣,才好踏進這座白色巨塔。
傳統的儒家思想𥚃,「醫乃仁術」,為歷代對醫道的共識,「仁」的倫理推己及人,從「親其親」出發,仁心仁術即是視病人如親人子女。筆者在中環高級商廈𥚃,遇過平生見過最差勁的醫生,診金高昂,態度傲慢,對患者言辭刻薄,了無關切之心。又曾於雜亂的公立醫院,碰到極具耐性愛心的當值醫護,匆忙的步伐中,不忘留下細心的叮嚀。
最近一則悲傷的醫療新聞,令我感慨。兩名公立醫院醫生涉嫌因漏開一個關鍵性的藥物,導致帶有乙型肝炎的病人患上急性肝衰竭而病逝,涉案醫生被警方控誤殺罪,明日(16日)提堂。這宗沉重的案件,無疑將在醫生與病患之間劃下鴻溝,錯與對論斷的同時,必為醫患關係造成深遠的影響。
醫者不易為,尤其本港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患者日多,加上抗疫經年,醫療負擔百上加斤。公立醫院專科門診人滿為患,大約五位醫生一個上午要面診至少二百名病人,平均面見的時間約五至六分鐘,甚或更短,患者帶來的或醫健通內的檢查報告,來不及仔細翻看,已要展開程序:梳理近期病歷、火速問診、回應病人及家屬提問、開藥,寫打針紙、覆診紙、預訂藥紙等等。一個病人看完,中間轉人花不了半分鐘,又輪到下一位進房。倉促的時間𥚃,要快而準地掌握厚厚的病歷資料,考驗醫者的眼力和功力。
與私營機構合作降公營機構壓力
專科門診的病人隊伍愈來愈長,每年逾760萬人次在專科求診,更大的隱患在於,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到2036年將由廿年前的110萬激增至240萬,增速非常驚人。醫管局把眼界放遠,首個十年計劃兩年後達標,啟德新急症醫院後年落成,北區醫院、靈實醫院及屯門醫院擴建,合共新增六千張病床。第二個十年計劃將再添九千張病床,當然還有建構智慧型醫院等更多願景。
至於救近火方面,筆者最受落公私營協作計劃,將病情較穩定的患者分流至私家醫生,前提是支付公立醫院的費用,得到更具彈性及適時的服務。其次,將部分醫院功能下放至基層醫療網絡,包括普通科門診、地區康健中心、外展醫療服務,中醫服務、醫社合作等,疏導公院的壓力。
有最好的硬件配套,加上懂醫術、有仁心的醫生,就是對普羅市民給予最大的福祉。誰是仁醫?誰屬庸醫?夾雜許多主觀的批判,當刻醫治現場的情形無從知道,孰是孰非不宜妄下定論,萬望醫者們勿受驚擾,常保赤子仁心,多點耐心詢問寡言的病患,鼓勵他們多說病況;診症室加設電腦讓工作纏身的家屬透過視像可參與診症環節,協助患者聽症、說症,跟進治療方案。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設身處地,往往想到很多好點子。
簡介:由財經記者到公關,遊走媒體、地產及金融行業,飽覽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徹人心,嘻笑怒罵中,也望讀者有所得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