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須懂大局、知實情、反應快 為政府省靚第一形象|陳仕娜
前新聞專員爆料,投訴當年還在熱廚房時遭到政務官百般阻撓,連出一篇文章、上載相片的權利都沒有,被政府中人耍得團團轉。新民黨葉劉淑儀主席早前以「冇乜嘢做、辦公室靜局」來形容此君。在下想起,多年前參加過此君籌辦的內地上市公司考察團,抵達目的地後,在下突然發燒,自行到當地醫院求醫,此君身為主辦單位的公關,撇低病人不理,繼續熱烈投入行程,由頭到尾連一通問候電話亦沒有。見微知著,可窺知此人品行的高低。
在下無意翻人舊史,只是政府發言人的品格修養非常之重要,絕非單靠油腔滑調,寫寫鬧人的文章便可勝任。
中國早在1983年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代表政府發布各類政務信息,以釋除媒體及公眾的疑慮,展示政府的第一形象。發言人需具備懂大局、知實情、反應快、善表達以及守紀律五大特點。中國歷代外交部發言人粒粒皆星,從錢其琛、李肇星、吳建民、沈國放,到近期的華春瑩、耿爽、汪文斌等,都是知書識禮、學貫中西的全才。
貴為列席最高級別會議「第五人」的白宮發言人,地位舉足輕重,他/她與美國總統朝夕相對,是總統在配偶以外第二位最親密的夥伴。據非正式統計,高達85%白宮發言人是媒體出身,能更精準猜中傳媒「要些什麼」,比政客更懂得運用媒體的價值。即使辯才一流的奧巴馬、克林頓也非常珍視這位遮擋輿論「槍林彈雨」的戰友,1981年列根入主白宮50日後的集會上,被一位精神病人射中左胸,當時的白宮發言人布雷迪頭部中槍,因此喪失了工作能力。
我們「好打得」的特首以「寧缺勿濫」自居,五年裡一直覓不得並肩作戰新聞官,試圖憑一己之力懾服大眾,事實證明,朝中事務層出不窮,游走於政府、長官、媒體及群眾之間的外交大使乃不可或缺,臨別秋波亦坦誠「無做好公關宣傳」,猶如自斷一臂。
政府新聞稿冗贅沉悶,又是另一詬病,行會召集人陳智思也忍不住出聲痛批。面對資訊氾濫、專注力失調的受眾,商業機構的發稿,也向KISS(keep it simple & short)轉型,WhatsApp與電郵並行發放,甚至乎更多利用前者,為隨時隨地寫稿的記者節省時間,亦提高稿件的採用率。針對突發事件,快速發放「短小精悍」的貼題回應,遠勝又長又臭的長篇大論。新聞稿的長度最好一頁起、兩頁止,配合貼題的靚相,已經足矣。
將新聞稿做到深入淺出,達到「簡潔、有趣、有用」的效果,不同的平台,以不同的形態呈現,因時因地制宜,希望文膽們共同努力,減少眼球及精神上的虛耗。
簡介:由財經記者到公關,遊走媒體、地產及金融行業,飽覽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徹人心,嘻笑怒罵中,也望讀者有所得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