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尚有三大主流分類 陰陽燭圖歷史發展已逾300年|聶振邦
兩周前與大家分享了技術指標的種類,以股價和成交量作參數分為兩大範疇,再衍生出四種歸類。而除了技術指標,技術分析還有另外三大主流分類,分別是價量關係、陰陽燭圖,以及形態解讀。相對基本分析於20世紀開始提出,技術分析是起源於18世紀,即早基本分析百多年前經已出現,由日本江戶時代開始使用,據說陰陽燭 (又名「K線」) 由當時的白米商人本間宗久所發明,用來記錄每日的米市價格行情,預測白米供求變化及價格走勢;其後於19世紀被西方引入資本市場應用,其中道氏理論和波浪理論被沿用至今。
技術指標四大主流分類
現時陰陽燭這種圖表分析方法亦被內地及整個東南亞地區廣泛應用,由18世紀計起,技術分析已發展近三百年,反映是成熟的分析系統,誠如本文開首指出,連同技術指標有四大主流分類,筆者稱為「四大象限」。「價量關係」是利用價格表現相對當時成交量變化,分析價格走勢動力;「技術指標」則以統計方法,將資產價格或成交量之數據量化分析。至於「陰陽燭圖」是反映資產價格走勢的一種圖表分析方法;還有「形態解讀」是透過價或量演示的圖形,預測未來價量走勢。
形態解讀分為兩種形態
誠然在資本市場沒有一種完美的分析方法,技術分析亦不例外,雖於市場有其應用上的優勢,投資者也應留意其局限性。本文與大家談談此方法的優勢,筆者認為有四點,其一是容易理解和學習,在我們的大腦記憶層面,圖表較文字容易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價格或成交量圖表,相對基本分析要看財務數據、經濟資訊或行業前景,這等多以文字來表達;技術分析則更直接反映價量走勢。其二是有助判斷準確買賣圖利時機,是指買入或賣出訊號,例如上述四大象限之一的「形態解讀」,分為轉向和整固兩種形態。
技術分析發揮避險作用
其中「轉向形態」顧名思義在表達價格或成交量走勢有望在不久將來便出現逆轉,即由升轉跌;或是由跌轉升。當確立前者將要出現,投資者可視作賣出訊號;相反則視作買入訊號。不排除有讀者會質疑訊號的預測準確性,「假訊號」出現將令投資者錯判進出時機,錄得虧損的風險便會增加。的確訊號出現可能帶有「雜音」;但筆者想指出「雜音」頻繁程度,與觀察周期長度為反向關係。其三是方便識別價格走勢欠佳股份,發揮避險作用,相信大家也意識到在股票投資,選股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然而,不少投資者只專注尋找認為能帶來利潤的股份;卻忽略了一些股份不宜沾手,那就是股價走勢欠佳的股份。對於走勢欠佳,不同投資者有不同的理解,但筆者想指出其中一種很大程度上被市場所誤解,那就是市場看俏的強勢股,投資者傾向認為可「搭順風車」圖利,實則危機四伏。其四是較易掌握價格變動周期規律,及早作出合宜的資金分配部署。從上述四個優點,不難看出投資者要是能善用技術分析,除了能發揮避險作用,也能掌握價格變動周期規律,及早作出合宜的資金分配部署,迎來滿意回報。
倘若下周未有新股分析,則與大家分享技術分析的局限性在哪裡。
【財經專欄】聶振邦(聶Sir).新股聶人|華盛證券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